下游数据

任志强房论体现房地产业垄断格局

2006年08月05日10:19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再次语出惊人:对于开发商来说,如果今后市场内的小户型因为供应加大而跌价的话,开发商完全可以不去盖"卖不出去的房子"。
  
    如果从在商言商的角度来看,任志强这话虽然气人,但你还是抓不住他的把柄。"道德审判"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应该问问谁给了任志强说这话的底气?商人当然不会去盖"卖不出去的房子",但关键是所有商人都这样认为吗?如果不是,那你不盖有人盖。死了张屠夫,大家也不会吃带毛的猪。

  问题的关键还是垄断。目前房地产业现有的格局,已经形成了几大巨头为首的企业联盟的实际垄断。如此一来,政府的土地将会在第一时间收拢在他们手中,然后再由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再行分配。所以,"不盖房"这样的话听起来才真的像"要挟"。

  早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的房地产业从来就没有市场化过,是政策性很强的一个产业,不是一个完善的、充分竞争的市场,反而是一个垄断性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房地产产品本身的种种特殊性,加上某些现行制度安排的不完善,使得该市场完全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结构状态。

  在房地产市场,获得土地是企业进入市场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土地又是由政府垄断供给的,只有通过政府才能获得开发用地。但是,国内多数地区的土地供应基本上是通过协议的方式出让的,而不是在规范、公开、透明的市场化方式下出让的。获得土地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或者是与政府利益相关的企业,或者是具有特殊关系背景的人。而这些人或企业一旦获得土地,就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主宰,土地的行政性垄断由此转化为市场性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再考虑到房地产产品空间的不动性、高度异质性、极低的相互替代性等特点,进入房地产市场而又存在相互竞争关系的企业数目就不会太多,因此,开发商之间存在价格合谋动机。如国内开发商的默契合谋就采取了价格领袖制的形式。即由首先进入市场的开发商制定价格,后来者跟随这一价格。如果有人破了规矩,敢于降价竞销,则必群起而攻之。在这种情况下,任志强这样的巨头说"不盖房",谁又能盖房呢?

  如果任志强只是一个普通商人,他的话只是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的不可控之处。任志强认为,"很难说中小户型就一定是中低价位,也很难说中小户型就是社会保障,更难说中小户型就一定是人均住宅面积在缩小,这些都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文件来决定的"。应当说,这一论断是相当客观的。在此前,已有众多人士指出:中小户型占多大比例并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但真正可怕的是,这种对建设部165号文件的解读,含有强烈的群体利益色彩--垄断群体的利益。房地产业的问题归根到底,又是一个反垄断的问题。(中国产经新闻)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