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银行理财服务谨慎容易、专业难

2006年08月23日09:21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银行现在开展理财服务,竞争激烈。不少银行大展神通,推销其理财业务,增加中间收入。综合这些招数一般来说,有四招。第一招,提供高息,吸收定期存款新客户。第二招,发信给有定期存款的新存户,进行家庭调查。第三招,约见存户,宣传个人理财客户的优点,包括存款可以享受较高的利息,有礼物送出。第四招,委派专门的投资理财经理,为存户服务,不停打电话,发短信,游说存户购买基金或者股票。

    总结银行理财业务的招术,目的是说明现在理财业务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但既然是激烈竞争,各种问题的发生就在所难免。在香港银行界,就有这样的“状况”发生。明明今年4月份是股票和基金的高位期。恰恰在此时,银行游说客户购入股票和基金,当然全部都是高价入货。到了5月,全球因为美国加息和高油价出现了调整,股市和基金大跌。特别是有一些银行,全力推介日本基金,结果,日本基金特别是小型基金暴跌30%以上。如此一来,银行客户无不骂声四起,认为银行在最坏的时刻游说他们“上车”,提供了“毒药”。他们认为自己没有专业知识,才相信了基金经理和银行理财经理,而且基金交易要缴交5%的手续费,付出了代价,得到的却是最糟糕的服务。甚至有一些存户,一怒之下结束了银行账户,转投第二家银行。当然,那些投资经理,则成了替罪羔羊,被一炒了之。

    种种乱象表明,银行界还远未掌握理财服务的奥妙,这种情况下,要做好理财服务,必须注意的事项有两个:一是对于银行来说,理财业务是属于那种谨慎容易、专业难的业务,不做当然容易,但要做到专业又是很困难的事情,银行的内部要求就应该以此为标准;二是理财业务本来就不是属于银行而是属于投资银行的业务,因此银行如果一定要做,就必须像投资银行一样,建立起一支不说经得起考验,至少也不比人家差的投资和研究人员专业队伍。客观点说,银行开展理财业务,这两条缺一不可。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