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从产业投资基金难产看金融创新之难
2006年10月17日09:37 来源:西本资讯
在国内市场期盼的金融开放中,产业投资基金被寄予厚望。长期以来,国内融资结构对银行高度依赖,来自银行的间接融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九十,股票直接融资比例只有百分之几,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小得可怜;当前银行流动性严重过剩,储蓄资金居高不下,可投资的金融产品是少之又少,而众多的产业项目又得不到融资……这一切都加大了市场对产业投资基金的需求。
今年年初,终于等到政策放松的迹象。据称,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福建省的海峡西岸产业投资基金已有眉目。而一些国家部委也在计划成立具体到某个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如中宣部有意组建投资于文化产业的产业投资基金,而农业部则主张成立专门投资于农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在政策层面,相关法规已在制定与审批过程中,据称相关部门正在会签《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获批,使得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变成了最有希望出台的首家国内产业投资基金。据称,早在今年3月,该产业基金就已获得国务院的特批。按计划,基金总规模为200亿元,首期60亿元已募集完成,发起机构为中国人寿、国开行、社保基金理事会、邮储银行、中银集团和天津泰达。
但从目前进展看,渤海产业基金的筹建并没有预想的那么顺利。据《财经时报》透露,由于有着大机构背景的投资人与管理人的力量相差悬殊,导致谈判显得异常艰难。据称,在滨海新区最近召开的研讨会上,天津市市长戴相龙甚至表示,其中的一些协调工作是他本人亲自在出面斡旋。而就在9月下旬,戴相龙还出面否认渤海产业基金推进搁浅的传闻。
在政策大门已开始打开的情况下,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还遇到困难,这种现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他们将结合渤海产业基金筹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酝酿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意见,以补充相关管理办法。实际上,渤海产业基金的难产,是国内金融创新艰难的一个缩影。
政策推出迟缓与思路上的“打架”,是金融开放难的重要原因。面对金融开放压力的迫在眉睫,国内在政策放开与规范上严重跟不上形势,由于金融市场竞争形势日趋复杂,国内对金融安全问题的担心,又进一步加大了政策制定者的疑虑。如在产业投资基金推出思路上,监管部门在先立法还是先试点上犹疑不定,最后决定先立法再试点,延缓了产业基金试点的进行。
金融市场文化的缺乏,也是制约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的原因。整体来看,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是一个“被迫”的渐进开放过程,不是由市场自身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开放中,缺乏足够的金融市场文化这样一种“软环境”。比如,各种金融创新或市场开放,需要有基本的信用制度。但在渤海产业基金筹备过程中,六大投资人与管理人的纷争就阻碍了基金的推出。
专业的金融人才的缺乏,是制约金融开放的第三个因素。央行行长周小川和行长助理易纲近期在谈到中国的金融创新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中国的金融人才问题。过去,中国的金融市场是个十足的“江湖”,只有胆大、敢赌的人往往会成功,这也造就了市场的粗放和人员的粗放。一旦与国际接轨,便会立刻发现专业金融人才的缺失。
虽然困难,但还是要加快开放。因为上述缺失的条件不会从天而降,而只能在一个需求增强的市场,才会逐渐地完成建设和规范过程。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3中国中冶:1-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
· 2024-09-13杭州21.14亿元挂牌拱墅区两宗住宅用地
· 2024-09-13上海静安两幅地块9月14日举行现场交易会
· 2024-09-13前8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5000亿元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 2024-09-12挖掘机出口增幅“回正”,工程机械市场回升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
1
上海建筑钢市日记(期现呼应,涨幅受限)
2
【8月6日建筑钢市晚报】稳步小涨
3
8月6日行业要闻早餐
4
【8月6日建筑钢市前瞻】稳中略强
5
7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大降
6
国内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
7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触及近三周低位
8
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705亿元
9
8月6日《人民日报》涉及财经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