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楼市进入"后宏观调控"时代

2006年11月03日07:16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今年的"金九银十",开发商们无法再喜悦地看着"盆满钵满"的入账。进入"后宏观调控"时代,规范的市场准则带来的改革阵痛与政策真空期的迷惘,令开发商们深刻体验着市场的人情冷暖与变化无常。

    童华经理(化名)是一家华南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上海处负责人之一,他的任务是将年度投资计划中数十亿元的大笔资金有效投出。找地、找项目成了他的核心工作内容。但是,调控以来,因别墅开发项目政策上受阻,原本定位为开发中高档别墅,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域经济型别墅项目的该公司无法推进原有计划。"每天都有很多项目中介找上门来,可一方面是一些项目背景繁杂,不大敢接,另一方面项目不符合我们对产品类型和利润率的考虑,所以都没有结果。"童华称,他也尝试着与意向区域的相关政府部门接触,但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土地出让与项目转让的透明度日益提高,私下合作的空间已经不大。无奈之下,童华带领的团队进入公开"招拍挂"市场,在上海今年一号、二号土地出让公告中的40幅地块中寻找中意的目标。"但是,即便能够拿到地块,政策限制多,我们开发商想顺利开工、销售也并非易事。"据戴德梁行某地产分析师介绍,目前,一些外资房地产开发项目早已拿到地块,但规划迟迟未能审批过关。"主要是不少地方的'70-90'政策细则其实并不明确,每个项目应该怎样操作住房结构比例,相关部门针对每一个项目还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法。"这位分析师介绍。

    审批未通过并不代表可以消极怠工。"开发商们只能设计多种可能的方案,以及配套操作办法,只等审批通过后立即开工。"面对政策原因带来的时间与工作成本的损失,这位分析师表示开发商只能认同和配合。

    另一边,已经进入销售环节的开发商日子也并不好过。"金九银十"时期,大量楼盘打出各种促销手段,或直接或变相的降价并没有引来销售热潮,虽然此后个别楼盘传出购房连夜排队购房的消息。但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地段较好,品质尚可的楼盘热销并不能说楼市已经整体走出销售低谷,市区周边的大量供给仍使开发商处于巨大销售压力之下。

    而之所以仍有很多地产巨头不惜血本地在"招拍挂"市场拿地,并大举收购成熟物业。专家认为,长远来看,中国巨大的住房刚性需求仍可支撑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地产牛市。在这一过程中,开发商"大鱼吃小鱼"的优胜劣汰也将激烈异常。(上海证券报)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