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伪钞犯罪严重影响人民币在东南亚的硬通货地位

2007年04月28日12:24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新干线讯:人民币正成为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硬通货”之一。与此同时,人民币的伪钞犯罪也越来越猖獗。珠三角大城市一再传出伪钞党利用超市、大型商店、巴士作案的消息。内地传媒更发现,在东南亚,一个跨境的假人民币“产业链”已逐渐成型。据《国际经济导报》报道,在中越、中缅边境和东盟国家旅游购物点,经常都能看到负责兑换人民币的“地摊银行”。

    目前,中越边境上的地摊银行大约有六百多家,每家年周转人民币现金在百万元以上。而“地摊银行”的存在为人民币伪钞提供了流通渠道。“地摊银行”经营者身份非常复杂,以个人信誉为基础,普遍缺乏一整套的人民币辨伪标准。广西宁明关口一家“地摊银行”的经营者表示:“我们都不知道如何识别人民币,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人民币伪钞地下黑市的存在,影响了部分东南亚企业和个人对人民币的信赖程度。

    四年前,越南人武铭荃就开始在中越边境上投资锰矿开发,几乎每天都有中国商人向他购买锰矿石,每天交易额在8000元到2万元人民币之间。不过,从去年开始,武铭荃开始拒绝接受人民币现金,转而要求通过美元兑换,或者通过银行汇兑。武铭荃吐露他的苦衷:“现在中越边境上人民币伪钞太多了,最多一次我收到1.2万元钱,其中竟然有900元是伪钞。”

    人民币伪钞出现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由于担心受骗,泰国导游带领中国游客前往当地购物时,一些本来乐于接受人民币购物的店铺,出于“自我保护”也开始拒绝接受人民币现金交易,要求中国国内游客刷卡或者用美元、泰铢交易。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