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争鸣

钢铁物流创世纪之大转型

2011年01月13日08:36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钢铁物流创世纪之大转型

踏上转型之路 三种模式突围

现代物流报 路宁

十年间,钢铁流通企业始终风雨兼程,但历史的车轮没有给他们片刻休息的时间,不知不觉中,他们已被带到了新的起点上。

面对风雨突变的钢铁经营环境,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获得长足发展,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亟须解决的问题。在竞争越发残酷的行业生态圈,是坚守还是转型?行业发展已经越来越急迫地需要钢贸企业用行动作出选择。

为了使自己的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获得长足发展,不少企业利用现有资源,走上了转型之路。

然而,转型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一些钢贸商利用资金优势,转战期货和股市,由于缺乏相关经验,在金融市场上折戟沉沙;一些贸易商转战餐饮行业,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苦苦支撑无果,终被淘汰出局。

机遇总是与风险相伴而生。在转型过程中受到重创以后,钢贸商痛定思痛,开阔思路,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始了新的征程。近年来,业内也不乏一些转型成功的典型案例。

未来钢贸商的出路在哪里?转型的方向是什么?我们以上海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30家副会长企业为样本进行调研,发现企业转型不外乎围绕钢贸主业进行上下游产业链延伸,跨界投资,利用钢贸这一融资平台进行资本运作这三种状态。据不完全统计,这30家企业中参与第一类的约占100%,第二类约占50%~70%,第三类占100%。这30家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业绩都名列行业前茅,尽管他们的发展路径并不能涵盖整个行业,但对于期望成功转型的企业来说,则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产业链延伸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价格透明度的提高,以往钢贸商凭借信息不对称、采取“一买一卖”方式获取利润的盈利模式已让钢贸商无利可图。

为提高利润空间,在未来的经营中,钢贸商应该跳出传统的盈利模式,向产业链上下两端延伸,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向上溯源,控制源头,能增强对产业链的影响和钢铁供应链的控制。随着近年来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措施强度的加大,钢贸商应抓住时机,参与控股一些钢厂或投资新建一些小型短流程轧钢企业,争取产品定价权和资源量上的主动权。

此外,钢贸企业还可以向原材料方面延伸,在产业链源头上做文章,达到对上游铁矿石资源的实质性控制。积极发展海运业务,通过自造船只或参股控股海运企业、船舶公司、货物运输和存放港口等,降低物流成本,也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的一个重点方向。

向下延伸主要是根据终端客户不同需求,对钢材进行剪切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

跨界发展

钢贸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获得足够多的资金和操作实业的经验后,就会面临诸多选择。此时,钢贸企业就应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走多元化道路,实现跨界经营。

本报调查发现,目前钢贸企业多元化的主要方向是房地产业、餐饮娱乐业、制造业等,其中涉足房地产的约占50%~60%

需要注意的是,跨界经营并不是企业发现了新的盈利市场,闲置资金就可以盲目投入。未来想要实现跨界经营的钢贸企业需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慎重选择跨界经营的时机。只有在当前的经营中增长乏力,并拥有扩展到其他行业领域所需的资源和管理水平的钢贸企业才适合跨界经营。反之,则不急于跨界经营。

其次,要慎重选择跨界经营的行业。跨界经营要顺应时代潮流,选择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和目前蓬勃发展的行业,而不是选择一些“夕阳产业”。

金融运作

近年来,随着螺纹钢期货的推出,钢铁产品的金融属性日益凸显,市场的游戏规则已发生了很大改变。

面对游戏规则的变化,钢贸商应打破传统操作思路,直接参与钢材期货和电子盘操作,通过现货贸易、库存、电子盘、期货等几个市场的资源配置,合理调节,来获得比单纯贸易更高的利润。

除了通过期货、电子盘直接参与金融运作之外,钢贸企业立足钢材贸易行业的特点,成立担保公司、典当行,运用联保融资、成立信托基金、仓单质押等多种金融手段把生意做大的做法也已成为金融运作的趋势。

如果把企业发展构架比作一个金字塔形,那么最底层应是企业的主营产品,中间是如何将这些产品做成一个产业,最高层就是要用金融工具来调配和重新配置资源。因此,“产业+金融”两条腿走路是钢贸企业未来寻求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