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戳穿房价舆论的画皮
2007年05月22日14:26 来源:西本资讯
近年来所谓高房价问题一再成为舆论热点,俨然与医疗、教育、官员腐败并驾齐驱,中央政府对房价的调控措施不断出台,地方大员也纷纷表态。
其实,房市问题并非价格高低的问题。为什么没有强大的舆论反对蔬菜和粮油涨价呢?为什么房价不会像蔬菜和粮油价格上涨那样
引发供给的增加既而导致价格回落呢?显然是因为房价在中国大陆的形成并非完全由市场决定。所以,应当反省的是房价在中国的形成机制而非房价本身,应当抨击的是助推房价升高的政府行为而非开发商的定价行为。
矛头指向房价和开发商无疑是非常安全的,是既能献媚有话语权的民众又能取悦政府的。开发商的暴富和这种暴富的资本数量限制,决定了普通人不可能像炒股一样分享开发利益,决定了开发商必然成仇富情结的首要对象。
人们通常都痛恨官商勾结,却往往忽视官府和官员也有打压大商人的悠久传统。基于“一山不容二虎”的权力本性,基于转移民众怨气的需要,基于充实国库和贪官口袋的需要,官府都需要在舆论上打击大商人并有选择地付诸行动。正是媒体、政府和部分民众仇富情结的合谋,使得房价问题一直成为舆论热点,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反思却无法深入。
即使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归结为价格高的问题,它带来的也主要是经济结构畸形和金融风险问题,对民生的影响远没有舆论热度所显示的那么大。医疗和教育费用的高昂与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家庭有关,但房价高昂到底跟多少人有关呢?
占大半壁江山的农村房屋和小城市房屋价格非常低廉(个别沿海小城市可能例外),大、中城市生活的低收入者连经济适用房都买不起又何需关心商品房的价格高低,拥有多套住房的富人巴不得房价上涨,吃财政饭的人不是已经分了“房改房”就是在等待并不面向社会的经济适用房,甚至那些想换大房子住的人也因原来的小房子具有地段优势涨价更多而喜忧参半。
真正对于高房价痛彻心肺的,其实主要是等待买房结婚或买房生子的年轻白领与技工。由于这些人囊括了大部分记者和大部分网络严肃论坛活跃分子,还有一部分编辑与评论员,因此他们能够很轻易地主导传统媒体和网络舆论。
屁股决定脑袋是人之常情,更关心自己所属阶层或利益集团的利益原本无可厚非。但无视中国仍然是权力主导型社会的现实,把一个阶层或集团之痛夸大为全民之痛,以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的名义粉饰自己基于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情绪宣泄,却富有中国特色。而这一中国特色的形成,既源于我们从小受到的“伪圣化”教育(“伪圣化”一词出自清华附中韩军老师的文章),也与大众传媒的诱导有密切关系。(来源:北京日报)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3杭州21.14亿元挂牌拱墅区两宗住宅用地
· 2024-09-13上海静安两幅地块9月14日举行现场交易会
· 2024-09-13前8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5000亿元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 2024-09-12挖掘机出口增幅“回正”,工程机械市场回升
· 2024-09-11青岛发布第四批次拟出让住宅用地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
1
上海建筑钢市日记(期现呼应,涨幅受限)
2
【8月6日建筑钢市晚报】稳步小涨
3
8月6日行业要闻早餐
4
【8月6日建筑钢市前瞻】稳中略强
5
7月下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大降
6
国内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
7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触及近三周低位
8
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1705亿元
9
8月6日《人民日报》涉及财经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