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2007,上海楼市“刚柔并济”?

2007年07月06日07:17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排队摇号、争抢购房卡这样的热闹场面再度回归楼市,当5月的总成交量创下历史新高之后,专业人士一方面担忧市场过热盛景下潜伏的隐患,一方面无不异口同声地宣称现在又进入“卖方市场”。

  内环沿线的房子涨了,新江湾的房子涨了,三林的房子涨了,九亭的房子也涨了。根据相关机构统计,进入6月后,许多楼盘的平均成交价格的上涨幅度已经突破20%,甚至更多。“买涨不买跌”,这条铁律从来不单适用于股市,在楼市同样为众人所认可。

  与去年楼市从低谷缓缓走出的情形不同。2006年的房产市场,还是以结婚购房、拆迁购房构成的刚性需求主导楼市;而2007年,在刚性需求未减弱的情况下,为提升居住品质、改善居住生活的柔性需求逐渐抬头,以二线蓝筹的发展态势一路走高,最终和刚性需求成为两股主宰市场走向的强大力量。

  在二手房市场,中小户型房源成为交易主流产品。中原地产调查数据显示,,改善型需求客户逐步取代首次置业的刚性需求客户,占到总量的六成左右。可以预见,类似的柔性需求客户将转换成为未来二手房市场的主力军。相比刚性需求,柔性需求的购房者,不但注意房屋总价,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生活配套也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由于目前在售新盘主要集中在外环线以外,市区内多为中高档大户型房源,对于普通自住客来说,二手房成为置业主要对象,因此,中小户型二手房成交活跃。甚至有部分中介为获得更多新房源,模仿新房市场,推出许多新鲜促销手段。

  根据易居中国研究院的统计数据,2004年上海住宅成交量高达3300万平方米,2005年只有约1800万平方米,2006年回升至约2200万平方米。不难看出,在过去两年持续的宏观调控政策之下,上海楼市需求明显受到硬性抑制。在投资、投机需求锐减的同时,普通市民的改善型需求亦陷入观望,只有刚性需求仍“一枝独放”。随着股市获利资金回流,改善型需求从慢慢复苏跃升至楼市主流力量之一。

  专家表示,楼市短时期的供不应求势必推动价格上扬。而“刚柔并济”的楼市结构变化也正印证了调整协调供求关系的矛盾,才能推动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来源:新闻晚报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