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中国可能是美元过剩的下一个替罪羊

2007年07月09日08:37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目前全球处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资本市场也处于繁荣状态,其中关键因素是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过剩。尽管从美元M2、M3的增速指标来看不高,但是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大为增强,甚至M4都不能准确衡量美元的过剩程度,连股票和现钞之间的界限都在逐步模糊了。

    安邦特约经济学家钟伟认为,虽然美元过剩难以准确度量,但我们可以尝试从是否需要创造额外美元需求来稳定美元汇率,来分辨美元的过剩程度。

    1973-1975年间,欧佩克国家普遍同意采用美元作为国际石油贸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国际油价上涨了400%,从不到3美元一桶上涨到12美元一桶。高油价创造了美元需求,稳定了美元汇率。

    1978年到1983年间,保罗•沃尔克持续提高美元利率,美元的同业拆借利率从11%开始迅速上升,一度达到21%,美国国债利率也曾超过17%,高利率捍卫了美元利率,但是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从1980年的4300亿美元飙升到1987年的1.4万亿美元,当然美国也承受了巨大代价,从净债权国变为债务国了。

    1985年的广场协议,1992-2000的Nasdaq神话和新经济奇迹,以及从2002年开始的国际油价的再度飙升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膨胀,也陆续在国际金融体系中不断创造出新的美元需求。

    可以说,没有不断被创造的美元需求,美元就会趋于过剩,甚至跌入危机状态,强势美元是相当偶然的情况。

    现在美元再度软弱,是和国际范围内,劳动力对资本的替代密不可分的。这种要素替代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来自原苏东国家的科技人员向西方的流失,二是制造加工业不断向东亚尤其是中国迁移。这都导致了金融资本的相对过剩。例如,在中国,制造业的人均资本占用也许是5万-10万美元,而在美国则可能高达50万美元。华尔街必须在美元汇率成为更为严重的问题之前,维护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因此很自然地,2002年之后,国际油价和资产价格上涨了。

    但是目前油价和房地产都难以再持续创造出额外的美元需求,高油价带来了巨额石油美元,在维持国际美元再循环的同时,也给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等国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美国也很难继续承受油价的再次飙涨。而房地产能够吸纳的美元也在减少,根据美国联邦住房企业监管办公室(Office of Federal House Enterprise Oversight,OFHEO)的统计,从美国房地产指数来看,1995、2000、2005年的指数分别为133、160、278,到2006年4月达到了最高的300,然后开始掉头向下。从2006年4月到2007年4月,美国房价中位数价格已下跌了10.7%。

    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近60年来美国在向全球征收“铸币税”,成就其霸业的同时,也带来了两大隐患,一是堆积如山的境外美元负债;二是美国国内消费日益无度。目前百元面值美钞中,每10张就有7张在美国境外流通。当今世界,美国更堪称是最不节俭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国民几乎是光消费不储蓄,2004年其储蓄率仅有可怜的11.2%。寅吃卯粮的巨额美元负债如何归还?

    美国下一次将在什么地方创造新的美元需求?中国会不会像日本一样,成为下一个美元需求的膨胀场所?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美国持续向中国施加金融开放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实质就是在创造美元需求。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讨论中国资本市场问题的宏观背景是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国际油价和西方房价的现状,以及美联储对加息手段的忌惮,已经使得严重过剩的美元寻找有利可图的出口变得极为困难。而中国在可能成为下一个美元过剩的“替罪羊”之前,如何权衡金融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升值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未来10年中最为严重的挑战。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