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谨防人均GDP成房价高涨之“畸果”
2007年07月14日08:42 来源:西本资讯
经济学界流传着有关GDP概念的一个笑话:两个经济学家甲和乙在路上散步。突然他们发现前面有一堆污物。经济学家甲突发奇想,指着那堆污物对乙说:你要是能把它吃掉,我口袋里的100万就归你。经济学家乙犹豫了一下,但还是鼓起勇气把它吃掉了,得到了甲的100万。他们走了不一会儿,又发现了另一堆污物。这时乙对甲说:你把它吃了,这100万还你。甲毫不犹豫地把那堆污物吃了,得到了本属于自己的100万。在回家的路上乙若有所思地对甲说:刚才我们一共吃了两堆污物,可是我们谁也没得到什么。甲想了一下说:错了,我们创造了200万的GDP。
显然,这种"GDP笑话"正在现实中大行其道。数据显示,深圳人均GDP为8800美元。然而,就在人们为"GDP繁荣"而欢呼雀跃的同时,有关深圳房价暴涨的相关报道却撕开了其下隐藏的巨大民生创口,深圳有房产商自称对高利润率感到不好意思,这究竟是对民众买不起房而炒房依旧盛行的现状进行反讽,还是认定深圳房价资本投机热潮不退而得意炫耀?
深圳人均GDP 8800美元,其中有多少拜房价一天几涨所赐?建房成本与价格的严重背离,价格与民众实际承受能力的脱节,房地产领域利益寻租、灰色成本大量衍生的事实,都已得到印证。通过国土资源部"土地违法80%涉及地方政府"的权威说法,让我们渐渐看清了当今中国房价存在的诸多结构性积弊。而最令人警惕的,是目前房地产领域已经进入"强迫性消费时代"。民众成为房价推动的"帮凶",这是多么让人难以接受而无奈的现实悖论。
深圳人均GDP 8800美元,先不论现有经济统计体系往往省略非户籍人口的致命缺陷,即使数据成真,其中相当一部分对于市民来说是"负GDP",是必须要用漫长未来埋单来换取的非理性债务,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
有时,我们要学会看清GDP背后的"原罪",对GDP的物化崇拜,不仅掩盖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问题,更造成对政府公信、发展导向、社会价值观、阶层分裂对立等层面的一系列恶性影响。GDP原教旨主义的盛行,地方政府权力不受约束、房地产利益垄断格局的形成、民众权利的被压制,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发展命题。( 证券时报)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21三季度湖北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 2024-09-20杭州45.22亿元出让3宗涉宅用地
· 2024-09-201—8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218亿元
· 2024-09-20本周广州共出让3宗住宅用地
· 2024-09-20前8月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
· 2024-09-198月中国四大家电产量出炉
· 2024-09-198月挖掘机产量22465台,同比大增67.3%
· 2024-09-19水利部:推动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