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哪般
2007年07月31日07:31 来源:西本资讯
新华网北京7月30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30日晚间宣布,从8月15日起,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我国第6次、去年以来第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一般被视为货币调控的“猛药”。不过,从去年开始,面对银行体系不断增长的流动性,央行已明确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属于“微调”政策。央行30日晚间表示,此举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二季度特别是六月份我国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出台宏观调控措施,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急迫的。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茂生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在加息之后不久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主要还是希望通过采用“双管齐下”的方式抑制流动性过剩。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GDP在二季度达到近年来罕见的11.9%的高增速,上半年增速则达到11.5%。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2%,其中6月份涨幅更是高达4.4%,连续4个月达到或超过3%,而我国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为3%。
与此同时,我国上半年贸易顺差累计达到112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1%。助推外汇储备余额在上半年突破1.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给国内注入大量资金,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加速带来流动性过剩结果。
宋国青说,外汇储备的不断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使得央行越来越频繁地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前不久上调利率和减少利息税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紧缩信贷。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面对的突出问题。短短三个月之内,央行三次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并于不久前运用加息、减征利息税手段打出宏观调控组合拳,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抑制流动性过剩。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减少银行的可用资金,控制贷款增速,减少全社会的流动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上半年经济数据已经很明显地暴露出了我国经济存在的两个问题:银行贷款增速过快以及流动性偏多。央行在继加息和降低利息税后,继续出台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减少银行可用资金,控制银行贷款增速。
央行数字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2.54万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实际新增贷款额的八成。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 2024-09-12挖掘机出口增幅“回正”,工程机械市场回升
· 2024-09-11青岛发布第四批次拟出让住宅用地
· 2024-09-11广州挂牌两宗涉宅地块 总起始价超14亿元
· 2024-09-111至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
· 2024-09-11中指研究院:十大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环比均下跌
· 2024-09-118月中国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93小时
· 2024-09-11“金九银十”楼市热度未显著提振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