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楼市安静表面下的“汹涌暗流”

2007年08月03日10:21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闷热的是天气,冷淡的是楼市。这个夏季的楼市出奇地安静,开发商不约而同集体失语又失踪,广告不打了,房子不卖了,话也不多说。个别在售项目也悄悄地卖房,这种强劲的卖方市场形势,恍若使这个最市场化的行业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真让人感叹沧海桑田,楼市无常。

    安静的表面下通常是潜伏的汹涌暗流,楼市的清淡不代表供需平衡,只是双方都在观望,购房者等待好房子如同等待原始股上市,开发商则在判断如何使有限的房子产生无限的利润。人民币升值也好,宏观调控也罢,如今的现实就是在售的房子越来越少,稀缺即价值,这种傻瓜也懂的最原始的经济规律使得房价一路走高。虽然很多需求是非理性的或投机的,但是经济规律不讲究需求的性质,所以房源稀缺与强劲的需求互为反馈,又使房地产的生产资料——土地问题图穷匕见。

    关于土地,因为角色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论调。开发商自然希望政府供应得土地越多越好,因为土地是生产资料,没有土地,开发商也就成为无源之水。而且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市场规律,要想平抑甚至使房价下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土地供应量。当然不是无限制的敞开供应,而是由政府主导,建设一批廉租房或限价房,打消购房者对房产升值的心理预期。政府则担心开发商大肆圈地会导致新的社会矛盾,比如影响农业,浪费土地资源等。

    因为对于土地的追逐,使城市兴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圈地运动,在破旧和立新的角逐上,开发商在只手制造着中国地产界的暴风眼。可能与气候有关,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尚未淡出公众视野,如今这个以火热著称的城市又出了一个最牛开发商,重庆万州区博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一没有办理拆房手续,二没有与被拆迁单位达成安置协议,三没有取得建设规划部门划定红线图的“三无”情况下,强行拆迁万州区旅游局大楼,来了个霸王硬上弓。这个并非偶然的事件说明,因为对土地的控制,使得开发商以近乎失去理智的方式释放对土地的占有欲望。相信如果没有法律制裁,很多城市的合法建筑可能会在某个夜晚消失在推土机的巨铲之下。

    最近几天,媒体又在讨伐开发商,因为他们大肆圈地,但是囤而不建,助推了房价的上涨,似乎清理了存量土地,房价就会应声而落。姑且不论这种理论是否合理,只是这种讨伐还避免不了“孩子式”的天真,相信任何开发商的土地获取,肯定是经过合法政府的合法手续审批的,只要政府允许,开发商囤积土地也无可厚非。曾经也有过两年不开发即收回的法规,但是也没见哪块土地因此被收回,法规也成了一纸空文。开发商囤积土地当然不利于民众,但这是监管部门的事,只要政策允许,开发商没有理由不囤积土地,经济上的很多事情,未必合理,但是合法。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说的是15世纪英国圈地运动中的“羊吃人”现象,如今的开发商心态与圈地运动何其类似,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市场有需求,要求开发商“温良恭俭让”也不符合人性规律,关键是要有法可依和执法必严。(来源:燕赵晚报)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