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华尔街全场打折,现在可否抢购?
2007年08月30日08:45 来源:西本资讯
关于华尔街金融资本阴谋与财富的说法已经流行百年了,而国际金融资本之间战争的诸多说法,目前更是尘嚣日上。似乎中国就是这场国际金融战争中待宰的羔羊,无论如何周旋,最终都摆脱不了惨遭屠戮的结局。事实上,华尔街和世界上任何一条街道没有什么不同,那里都是一群正在辛苦工作的人。不同的是,其他地方是生产鞋子衣服,而华尔街是生产金融服务产品而已。金融服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需品。在生产鞋子、衣服、电视机上,美国不行,但金融服务是美国拳头产品。“中国制造”出口到美国,美国也可以出口“华尔街制造”到中国,最终结果皆大欢喜。
以高盛在中国的成功为例。1.4万亿元的银行不良资产曾令中国政府很头痛。但2001年年底,高盛以现金加合作经营的方式购买了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账面值为19.72亿元的资产包。一年多以后,高盛与华融建立了中国第一家不良资产处置的合资公司。在吃下了第一笔不良资产的10个月之后,高盛又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的手中收购了80多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两年之后,高盛再与中国工商银行建立处置不良资产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双方约定建立合资企业以共同投资于工商银行内部80亿至100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2007年新年刚过,高盛将在沈阳设立代表处。因为根据规划,未来5年,沈阳要引进50家风险投资机构,风险投资规模突破200亿元。高盛入股平安后,发现平安许多项目的赔付和投资都缺乏明确的指引,于是为平安引进了审计师和精算师,并建立了详细的储备政策,平安的财务部门由此也学会了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如何制定资本的预算并做出预测。高盛还帮助平安引进了20名外国管理人才,同时对本地员工开展海外培训。可以说,高盛在中国获得成功是商业共赢的绝佳案例,华尔街顶尖金融机构提供完美的金融服务,而我们给他们生产从玩具、鞋子到彩电冰箱等一系列产品,大家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在中国目前产业升级和转移的大潮中,实体经济迫切需要相关的金融服务。现在市场上充斥廉价资金,而中小企业到处寻找金融服务。我们在资产证券化程度不高的同时却面临股市泡沫、企业债券市场发育不全、资产市场不够现代化等诸多问题。在本土实体经济迫切需要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的同时,本土的金融机构却由于诸多原因无法提供此类服务。巨大的供需缺口抑制中国经济的巨大潜能。因此尽管已经我们放宽了金融开放门槛,但有必要进一步开放金融系统,让国际顶尖金融机构走进来,为中国经济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是国际生产链条上的高端产品,开价从来不便宜,然而妙不可言的是,由于次级按揭贷款风暴,华尔街各大机构现在无不损手烂脚,输得脸色发绿,再也神气不起来,想喊高价,也没有底气了。目前风暴未了,开始盘算后路的华尔街大亨估计要把眼睛盯到中国上了,哪里找这样的大市场?13亿人口,经济增长率多年维持10%,金融系统由于长年的政府管制政策而孱弱不堪,金融产品粗糙而且简陋不堪,同时高速发展的实体经济对于金融产品迫切渴求。一方供给过剩,一方供不应求,理应一拍即合,皆大欢喜。现在就看中国政府是否慈悲为怀,进一步放开资本市场和金融管制,让这些饥肠辘辘的华尔街金融老板和苦力们饱餐一顿。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商店全场打折机会从来不多,遇上了,自然要来个大抢购,现在次级按揭贷款危机让华尔街金融服务产品全场打折,这类机会也不会太多,除非咱们能算计到美国经济过一两年彻底崩溃并因此抄底,否则现在是购买华尔街金融打折服务产品的好机会。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3中国中冶:1-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
· 2024-09-13杭州21.14亿元挂牌拱墅区两宗住宅用地
· 2024-09-13上海静安两幅地块9月14日举行现场交易会
· 2024-09-13前8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5000亿元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 2024-09-12挖掘机出口增幅“回正”,工程机械市场回升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