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钱生钱”难兴国 办实业是正途

2007年08月31日09:44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金融”是个比较陌生的名词,至于什么“衍生金融工具”或“衍生金融产品”之类的词,更是闻所未闻。可是,现在不同了,千百万“股民”和“基民”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天天与之打交道。
  
    要说呢,这是好事。以前中国人穷,没到月底就盼着发工资,哪有余钱来“金融”一下?现在大多数人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不但有钱存银行,也有钱来炒股、炒基金,不少人也果真大小不等地盈利了。这不是好事吗?

  不过,中国人还懂另一句话,那就是“天上不会掉下馅饼”。如果你想赚钱,先要弄清楚大环境,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当今的美国,是金融的最大巨头。华尔街里的一批精英,正在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创新”产品,其中的奥妙,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就是一般学经济的,也难以都弄清楚。

  大约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重心转向金融部门,拥有大笔资金的人把重点放在金融市场上,企图赚快钱,赚大钱。于是,期货、期权、衍生产品、对冲基金等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创新产品登场了,他们要求发展中国家完全放开金融市场,金融投机甚嚣尘上。这些产品都有一件“平等”的外衣,似乎人人都可以参加,但“大鳄”的威力岂是人人能与之相比?10年前由泰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大鳄”们的杰作,亚洲受害国至今仍余痛未消,小股民不过是在这风浪中碰碰运气而已。

  据我看,一个国家仅靠“钱生钱”是强不起来的,必须有自己的实业,有自己的高科技,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金融集资—发展实业—增加好产品盈利”才是正道,这样老百姓才能富,国家才能强。如果仅热衷于“钱生钱”的投机,那不过是钱从一些人的口袋转移到了另一些人的口袋里而已,而吃亏的往往是普通老百姓。

  最近美国发生次级房贷按揭危机,可以说是给大家敲了一下警钟。如果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些金融精英的“创新”是何等的精明:银行为盈利不惜向信用低的人放贷,收取高利息。这样银行便面临很大风险。为了回避风险,这些聪明人竟可以把这些风险高的贷款“打包”变成债券,以较高利息卖给别人,特别是基金公司。而基金公司的钱都是基民的,于是风险就落到了广大老百姓头上。弄好了,不出事,也许能赚钱,现在出事了,谁最倒霉?当然,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美国政府想救市,但救市的钱最终不也是纳税人的钱吗?

  不过,我得赶紧说一句,我并不是反对股市与基金。用在正道上,它们会对资金的优化配置起良好的作用,会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大家富起来。中国人都知道一句名言,那就是要想把事情办好,必须“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这里提个醒,就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不要跟风,不要稀里糊涂地吃亏。同时,希望中国的金融精英们不但要学好外国人的本事,还要多想想怎么用这本事维护国家和广大老百姓的利益。(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