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分享风险管理知识将是银行独占利润鳌头的法宝

2007年09月11日08:06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起有效的组织间知识分享流程,对每一个致力于超越竞争对手的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某资深丰田经理人所发现的那样:“我们并不过分担心知识可能会泄露给竞争对手。总有些知识会泄露出去。但是当这种情况发生之时,我们已经掌握了新的知识。我们是个移动标靶。”丰田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生产企业,并成为利润最高的汽车企业,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有效分享知识的能力。根据麻省理工管理评论上的研究,为丰田供货的生产部门的库存平均下降了35%,而为美国三巨头供货的生产部门的库存仅下降6%。同时,为丰田供货的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6%,而为三巨头供货的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仅提高了1%。

    应该说丰田公司抓住了知识经济的核心,所以才创造了巨大的收益。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生存原则之一,就是分享知识。微软公司已经感受到了来自LINUX知识分享体系的巨大竞争压力,因此也不得不被迫有限制地开放源代码。那么,银行在知识经济中的生存法宝是不是也是分享知识?没错,向它的客户与合作伙伴传播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的专业技能,就是银行在知识社会中独占利润鳌头的法宝。

    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在说银行应该从控制风险,转向管理风险。可如何才能管理好风险?是把风险全部拿到自己手上来管理吗?对于上规模的大型银行来说,节约信用评估成本、提高客户粘性的最佳办法,莫过于将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向客户进行传播。如果客户能够帮助银行管理风险,何乐而不为?客户也会非常高兴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得以提高。在某种程度上,这相当于让银行学习丰田公司把生产制造流程改造咨询服务免费提供一样,把大部分财务顾问的服务,免费提供。相对于财务顾问那点可怜的收费来说,降低一个百分点坏账的收益,更有力的客户粘性,以及可扩大的市场份额,应该会对很多大型银行来说,更有吸引力。特别是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今天,资金供给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有力的客户粘性,对于任何一家银行都尤为重要。

    如果一家银行能够把发展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能力,当成核心竞争力来培养,那么上述向客户传播风险管理能力的做法,就相当于延伸了银行自己的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网络,只花了很少的一点知识分享成本,就收获了另外一个企业的信用评估能力与网络,这对于银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利润来说,大有裨益。深发展银行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与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合作,向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就是说深发展银行借用了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信用管理能力,节约了自己进行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成本。2006年,该行的贸易融资客户和业务量因此都录得了50%的成长,全年累计发展了3000亿供应链金融业务,而不良率维持在1%。应该说这在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是个不错的成绩。

    实际上,银行不仅可以向客户延伸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更可以向合作伙伴延伸风险管理技能和发展空间。2006年,工行联合阿里巴巴网站为该平台上的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评价、信贷服务、金融产品通道整合,双方还为在阿里巴巴平台上使用支付宝的客户优先提供信贷支持。在这个案例中,工行充分利用了阿里巴巴交易系统中的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借此减少了信用评估的环节,降低了银行的信贷成本。像阿里巴巴这样在市场中靠竞争积累下来的企业信用资源,比此前一些地方政府耗费大量资金维护的中小企业信用资源,来得更实在。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我们认为,银行作为拥有专业风险管理技能的机构,不仅应该向自己的客户,更应该向资金链下游的信用平台、下游的融资担保主体以及客户经理,甚至是外聘的信用调查人员,提供足够多的风险管理和信用评估技能的知识支持,以协助提高下游这些人员与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只有这样,银行才能组建一张足够大的、超过自身风险管理能力的知识网络,来在可控的风险范围内网罗更多的信用资源和市场,用更低的风险管理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