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为了香港,央行也应该加息两码

2007年10月11日12:14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今年的香港市场,过山车玩得很“疯”。年初,恒生指数从20000点开始上涨,到7月,创造了近20%的涨幅。不过8月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后,几乎是一瞬间将年内所有涨幅侵蚀得干干净净。但随后中国政府的“港股直通车”政策消息,又让香港股市在2个月左右的时间完全收复失地,并创造出了40%的涨幅,突破28000点。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以国际金融中心标榜的市场当中,竟然开始玩起“心跳”的感觉,这不能不让人担忧,香港市场是否还能承受更多的资金?

    一些价值投资者已经开始给我们答案了。最早的是股神巴菲特,他从今年7月开始减持中石油股份,迄今为止,已经是第六次减持,他手中拥有的中石油股票已经有一半左右被抛出。以巴菲特坚持了40余年的价值投资理念来看,他的行动表明,香港股市上的中石油股票,目前的价格已经至少透支了未来十年的利润收入,因为巴菲特一般持有股票都持有10-20年,到2007年,他持有中石油股票不过7年的时间。

    自巴菲特之后,很多国际性的价值投资者就开始跟随操作,包括中资企业当中股票持有期限都相对较长的战略投资者,都纷纷减持中资股票。

    如新加坡政府旗下投资公司淡马锡,自8月31日首度减持中国远洋以来,已在短短近1个月时间内,7次申报减持该股,累计减持1.93亿股。香港富豪、长和系主席李嘉诚也在9月25日至9月27日减持了2221.6万股南方航空H股,套现约2.9亿港元。来自香港联交所的消息显示,李嘉诚再度申报在10月2日及10月4日,共减持2161.6万股南方航空H股,每股平均价为12.061港元及12.094港元,共套现约2.61亿港元。此外,9月中旬,美国铝业也悉数出售所持中国铝业股份,套现百余亿港元。

    巴菲特第六次减持中石油,李嘉诚二度减持南航H股。中国政府刚要“放水”到香港,内地资金就把香港市场上的价值投资者给“吓跑”了,这难道就是中国政府希望给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持吗?

    不能不指出的是,由于香港市场的中资股估值已经远超出一般的国际市场,已经有一部分国际资金和香港有代表性的资金或投资者,开始有意识地减少投入香港市场;而另一方面,内地资金开始大量涌向香港市场,这一“出”一“进”,香港市场实际上正在发生“中国化”。当游戏的参与者发生大量变化的时候,恐怕很多的游戏方法都会随之而发生改变。分析师相信,这将不是中国政府所愿意看到的结局。

    中国内地在解决自身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时候,已经使得香港市场成为承接内地资金的首选之地,并因此而使得香港市场将随着内地的政策变化而大幅波动。2007年10月8日,香港市场中午传来一个“中国央行将发行1500亿定向票据”的消息,恒生指数骤跌700多点。这说明,不论中国央行愿意不愿意,它的政策都已经开始真实地在香港市场发挥作用了。

    决策层现在应该看到,如果仅仅通过“放水”来解决内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最终可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就像当初B股向内地投资者开放一样,内地投资者最后可能连晚集都赶不上。现在的“港股直通车”政策似乎又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最终,香港市场的泡沫无论是国际资金创造的,还是内地资金创造的,我们都应该明白一点,是中国内地“放水”的政策促成了香港泡沫的膨胀。如果我们在流动性这一问题上,不更节制一些,等到香港也承受不起这种过剩的流动性之时,那我们到底是创造了香港繁荣,还是给香港带去了灾难?

    既然内地股市的泡沫已经公认,香港未来也同样可能承受不了内地的这种过剩流动性,那在内地CPI仍旧高企的时候,就赶紧加大紧缩力度吧。就保持内地与香港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而言,目前中国央行加息两码无论如何都是必要的。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加速市场开放,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幅也是迫在眉睫的,而且央行必须将对香港资本市场的影响,纳入到货币政策的考量范畴之内。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