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房贷新政 这一次能否扭转楼市预期?
2007年10月13日08:25 来源:西本资讯
新闻背景:日前公布的第二套房贷新政引发了市场强烈震动,而有关“第二套房”究竟该如何界定,更成为连日来舆论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自楼市调控以来金融调控最猛烈的一次,而重庆、深圳、上海等地相继出现二手房交易冷清似乎也在验证这一点,但人们还是不由得捏一把汗:这些年所谓的“利斧”出了不少,可结果还不是“越调越高”?第二套房贷新政,真的可以走出调控怪圈?
●尹伯成(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支玲琳:第二套房贷新政的指向非常明确,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但是根据一份统计资料,投资性需求的比重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高,以二手房市场为例,大约仅占10%。很多专家都说这轮房价上涨为什么会特别快,是真实的自住性需求所致。所以,仅仅打击这一小部分投资者,对稳定房价能起到作用?
尹伯成:投资性需求尽管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般“洪水猛兽”,但足以起到领涨市场的作用。因为它所营造出来的紧缺氛围,足以影响并透支真实需求群体的心理预期。所以,我并不赞同“真实需求推动房价上涨”的说法———仅仅是真实需求,决不会导致楼市狂飙到今天的地步;即便我们的经济基本面,再被看好,按照价格符合价值的规律,房价也没道理涨得这么快。
所以,打击投机者,让楼市投机甚至是投资风退潮,改变楼市的心理预期,可以说是此次房贷新政的指向所在。人们之所以会对楼市调控产生质疑,就是因为一再的调控并没有改变楼市的预期,但这次的调控和以往不同,就是从引导预期入手去调控市场,这不能不说是一次进步。作为连接现在和未来的桥梁,预期在市场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假如人们都认为某种商品未来要涨,那么一旦发生抢购,价格就会猛涨。以前我们做楼市调控,总是机械地从供需角度作单向调节,往往忽视了心理预期这样一个重要的市场因素。所以调控效果大打折扣,也是在所难免。
支玲琳:但投机者这次会改变预期吗?以前政府也是一道一道的“撒手锏”出来,比如二手房交易满五年的规定,为的不就是抑制炒房风吗?可我们看到的是:苦于流转环节不断增加、购房成本不断提高的,不是炒房者,而是有着真实需求的购房者。那么,第二套房贷新政会不会也重蹈覆辙呢?
尹伯成:还是有区别的。过去几年,楼市的金融调控主要在税收上做文章,最典型的就是不满五年转手交易要征收5.5%营业税的规定。这个政策看起来,是要增加流转环节,让炒房者“不痛快”。但实际上,这个政策可能只对那些习惯于快进快出的炒房者有效,对于那些没有资金压力、长期看好楼市的投资(机)者来说,却很难发挥作用———干脆就不卖了,反正长期看好。这样一来,反而导致市场供应量减少,给房价上涨添了一把旺火。但这次第二套房贷新政,我想不会导致这种情形发生。
从目前的楼市来看,往年“金九银十”是销售旺季,但今年的情况却不怎么理想,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一些楼市的“高烧地”二手房交易一落千丈,我想这很能说明问题。
支玲琳:这次的调控指向很明确,但我有一个疑问。对那些需要银行信贷的投资者来说,很可能会受到房贷新政的影响;但是对于那些资金量雄厚的海外投资者来说,他们根本不需要银行按揭,岂不是发挥不了作用?您有没有做过分析:影响楼市走势的,主要是哪部分力量?
尹伯成:我个人的观点是,主要还是国内的力量。目前进入中国楼市的境外资金尽管不少,但在约束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方面,我们还是有很多政策的,不管怎么说,已经有了一道防火墙。所以国外资金进入房地产的领域是有特定目标的,它们的兴趣并不在于购买高档住宅,而是商务楼、商业性用房。因为即便是在市中心投资了高档住宅,要租出去并不容易。所以我们要抑制的投资性需求,主要是国内的投资力量;而要抑制的房价,也主要是住宅消费市场。
支玲琳:前面提到,在二手房市场中,投资性需求仅占10%,改善性需求占到了20%-30%,第一次置业需求占70%-80%。假如为了抑制这10%的投机(资)者,而增加了20%-30%的真实需求者的购房成本,这是不是不太合情理呢?以20年的50万元房贷为例,利息支出最多可能增加14万元之多,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尹伯成:在房贷新政细则尚未明确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发生这样的问题。比如我卖掉了旧房子,现在要买个新房子;比如家里添丁,要换个大房子,这些都是很合理的需求。但对于央行的“一刀切”我是这么理解的: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也表明,政府在打击投机性需求的时候,不希望改善性需求来添火旺势。政府想传递这样的信号:现在不能炒房,但也不是买房的好时机。
当然了,宏观调控不能顾此失彼,要照顾到大多数人利益。所以,我更愿意将这次的调控理解为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从长远来看,好的楼市调控不应该导致这样一个后果:为了不让少数人多买房,而让大多数人买不起房。这就需要我们今后作更为详致的考虑:一个宏观调控政策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市场有多大的承受能力,都要下苦功夫研究,有必要的话甚至要做经济学测算。我相信,今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如果房价稳定了,政府一定会有更加周全的调控细则出来。但现在就要求一步到位,会有点难。来源:解放日报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4减轻缴存人购房压力 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
· 2024-09-13中国中冶:1-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
· 2024-09-13杭州21.14亿元挂牌拱墅区两宗住宅用地
· 2024-09-13上海静安两幅地块9月14日举行现场交易会
· 2024-09-13前8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5000亿元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