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央行紧急会议界定第二套房未果
2007年10月27日13:02 来源:西本资讯
10月24日11时许,来自央行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几大银行个贷部门平静的中午。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陆续接到来自央行的电话通知,要求其业务负责人于当日14时到央行开会,研讨“第二套房贷”相关事宜。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名下发房贷新政,要求提高第二套房及以上的首付款比例并上调利率,历时已经一个月,但有关第二套房的界定各方大有分歧:细则完全由银行自定?那么由此带来的标准分歧,势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趋于最宽松的选择;央行统一标准?这将直接关乎银行的操作成本。
截至记者发稿时,央行这次紧急召集的会议并未清晰回答市场的这些疑问。
会议未果
此次会议从通知下达到正式开会仅相隔3个小时。最终,只有总行在京城的几家大型国有和股份制银行参加了会议。
会议召集之紧急事出有因。一方面,各商业银行新政细则广有分歧,导致政策推行缓慢;另一方面,2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再次强调四季度要全面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努力控制房价过快上涨。消息人士透露,国务院“不甚满意”的态度成为央行决定紧急召开会议的重要原因。
据与会人士透露,会议由央行副行长苏宁亲自督阵,各家银行主要围绕“二套房”的标准展开了讨论。期间争议与分歧颇多,最终会议也没有达成共识。
显然,房贷新政出台之后,市场的强烈分歧及对正常房贷业务开展所带来的影响,出乎了政策推行者的预期。
记者了解到,除少数大银行外,不少中小银行还在冷眼观之,“先看看别人的标准再说”,另有部分银行的细则虽已出台,但由于在报备过程中,下属各分支行依然有点“无所适从”。
某银行上海市一位支行行长透露:“我现在还没有接到明确的文字通知,那就先按照原来的办法操作,这样并不违规。”
这一看法颇能代表部分群体的意见,另有些银行的分支行则谨慎行事,暂停了部分正常的房贷业务,市场对于此项政策执行的混乱可见一斑。
由于迄今监管层并未对 “第二套房”给予明确界定,只要求各商业银行制定细则,然后向央行和银监会报备。
目前,市场大致分为两派,以工行、建行、交行等国有大行为代表,主张以户为单位来界定是否属于 “第二套房”,而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则主张以“单个借款人”为单位。两项标准差异悬殊,让政策的制定者难以迅速完成意见的统一。
操作之障
会议的结局完全在市场的预料之中。业界资深人士指出,标准问题是新政的关键,如果完全交由市场制定,势必百花齐放,最后的结果是 “从宽发落”,抑或在博弈中“不了了之”;如果由央行统一标准,则平添了“一刀切”的计划色彩,况且标准统一到什么程度,亦是一个关系到执行效果的难题。
市场分析认为,国有银行一般倾向选择以“户”为标准,这似乎更合乎监管层打击炒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初衷。但具体到“户”的内涵,又是一个界定不清的概念。
一说认为是以夫妻为单位,也就是说,以央行的征信系统为基础,能够查找到的夫妻双方有一方存在借款行为的,再贷款购买房产就视为 “第二套房”。但另一说认为,这种“户”的界定找不到足够的法律和理论支撑。
而即使确定以夫妻为单位界定,依然问题重重。
问题之一在于,一种看法认为,只要夫妻一方在征信系统中显示存在过贷款购房的,不管还清与否,再贷款购房的均视为第二套房;另一看法则认为,只有征信系统中依然还有未结清贷款的,再次贷款才视为第二套房。
问题之二在于,如果以夫妻为单位一刀切,势必会打击很多正常的住房需求,不符合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鼓励健康消费的初衷。
比如,如果夫妻有套小面积房子,有了孩子后卖掉再买一套大的,属于应该保护的正常“梯度递进”的自住需求。显然,单纯以夫妻为界定打击了许多该受保护的正常需求。而最终的政策导向,很可能会刺激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行为。
而如果以单个借款人为单位,虽然可以避免掉“户”的许多麻烦,具有信息清晰的优点,但投机炒房者可以以不同家庭成员的名字完成多套房的低成本投资,与政策的初衷相去甚远。
更进一步的问题还在于,无论以“户”还是以“单个借款人”为单位,都需要有及时、准确、全面的征信系统的支撑,这对央行现有的征信系统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由于央行的征信系统并未建成覆盖全面的联合征信平台,所以只借助央行的征信系统,在借贷人不主动提供真实的信息记录的情况下,征信系统无法完成夫妻关系的准确鉴别。况且,由于征信系统的更新具有约一个月的时滞,借款人完全可以利用时滞,在多家银行完成多套按揭贷款。
在此次新政中,外资行也囊括其中,但是某外资行人士透露,目前央行并未向外资行开放征信系统,要完成借款人房贷信息的审核,只能靠“个人诚信”,效果可想而知。
错位的板子?
某商业银行人士分析,造成目前分歧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对市场风险的不同考量。
央行进行宏观调控无可厚非,但在商业银行看来,目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不良率依然远远低于平均不良贷款的水平,是一块优质资产,房贷市场依然是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市场。
据某商业银行人士透露,风闻央行要实行房贷新政,该银行于十一前“熬夜放款”,年度贷款额度已经基本完成。
另有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没有银行会心甘情愿缩减这个市场,那些严收房贷的银行只是贷款额度用完而已。”
在他们看来,从利率和风险匹配的角度考虑,央行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和利率的做法,并不能找到理论依据。
按照当前的高院司法解释,对于只有一套自住房的借款人,如果无法偿还贷款,银行不能执行债权。以此来看,单纯从风险角度考虑,银行更应该提高的是只有一套自住房借款人的首付比例。
有专家认为,靠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银行来执行细则,效果不容乐观。专家建议,要真正打击投机炒作,使得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物业税和资本利得税也许是更好的选择。来源:经济观察报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4减轻缴存人购房压力 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
· 2024-09-13中国中冶:1-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
· 2024-09-13杭州21.14亿元挂牌拱墅区两宗住宅用地
· 2024-09-13上海静安两幅地块9月14日举行现场交易会
· 2024-09-13前8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5000亿元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