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港股直通车存大变数

2007年11月26日07:07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港股直通车试点计划似乎已经渐渐淡出人们视线,而曾经冲着这一计划提前赴港的资金也逐步回流,短短两三个月,资金在内地和香港两个市场间的流动方向就开始发生逆转。

    本报近日从接近政府的知情人士处获悉,港股直通车试点计划因可能抵触中国现行外汇管理政策而被停止,目前相关管理部门正在研讨如何妥善处理这一计划,并在适当时机决定该计划的存废。

 
    而上述人士还表示,由于港股直通车一事牵扯诸多方面,政府需要一定时间来仔细考量,“按照以往惯例,讨论事项在很难得出最后定论前一般都会暂时搁置,至少未来三个月内不会有结果”,也就是2008年春节后才可能重新考虑是否继续这一计划。

  遭遇政策门槛

    “如果港股直通车真的被完全叫停,那么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绕不过政策门槛。”海通证券研究所一位长期跟踪H股的研究员指出了港股直通车试点计划面临的最大尴尬,而这也是该计划从8月20日被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后却一直未能正式启动的主要原因。

    “严重点说,这可以算得上违法了。”上述研究员认为,中国长期坚持的严格资本管制政策与港股直通车有着天然的矛盾,如果资本管制不松动,那么港股直通车实际上就违背了现行的法规,也就只能被无限期推后。

    而事实上,从10月底开始,坊间就流传港股直通车试点计划暂停的传闻,而在此之前,业界也出现不少反对这一计划的评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可能是最早反对港股直通车的人士之一,他不久前为FT中文网撰文指出,“港股直通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个人投资境外证券投资项下购汇不受年度总额限制,这意味着中国将在资本管制的堤坝上开一个大洞。而反对通过放松资本管制来舒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是我的一贯立场。”

    他还表示,“如果停开直通车,或者彻底取消这个项目,我不认为在总体上会有什么经济影响。但是,匆忙宣布,然后又撤回成命,对政府机构的信誉是有影响的。两害取其轻,暂时搁置此计划的决定仍是正确的。”

    然而,中国政府对于港股直通车的态度可能已经超出余永定的期望。

    据彭博社11月15日报道,《南华早报》日前援引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的说法称,中国正在考虑放弃港股直通车试点的计划。作为港股直通车的替代方案,中国政府有可能建立一种“综合体系”。

    在一部分学者极力反对港股直通车的同时,不少经济学家还是在积极呼吁港股直通车的尽快放行。

    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如果“港股直通车”正式实施,有助于缓解内地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因为“同时在上海A股和香港上市的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内地投资者就有机会在H股以相当于A股30%-50%的价格购买”。他认为,让人们有机会在香港买到相对比较便宜的股票,表明中国内地政府至少正在尝试将大众的潜在损失减少到最小。

    不过,知情人士告诉本报,中国政府高层越来越感觉到,港股直通车的推行将会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开启港股直通车将可扩大资本项目流动,并随之加大汇率制度改革力度;而危险的一面则是,在放开资本项目的同时汇率也可能因此而被人为地控制在热钱聚集地,中国也将面临国际热钱随意进出而造成的严重危机。”

    因此在管理部门看来,目前“原地踏步”比“冒进”要可取得多,缓行甚至放弃港股直通车的意见占据明显的上风。

    部分资金开始回流A股

    在港股直通车试点计划前途越来越渺茫的同时,嗅觉灵敏的资金也开始行动了。

    “我们已经把炒港股的资金陆续撤了回来。”深圳某私募基金的负责人告诉本报,“H股已经不便宜,香港市场权证的火爆更是难以长久,港股直通车又至少三个月内不会启动,不如回A股找找机会。”

    业内人士介绍说,现在炒港股资金回流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在A股回落到5000点附近的情况下,港股的吸引力相比较而言也在下降。

    不过,资金回流的规模和速度都还有限,上海某券商的人士表示,“据我了解,如果将流出和流入港股的资金相比的话,流入港股的资金还是占多数,只是流出港股的资金在增加。”该人士还介绍说,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大多通过“地下钱庄”实现,也有不少资金通过两家来自香港、加拿大的银行和国内某券商的分公司走账。

    不过,“目前这个增加的流出港股的资金规模没有人能够准确统计,但估计每日流出的资金会新增数十亿元,一个月则有200亿以上的资金撤离港股。”

    显然,这一规模的资金量还不足以对A股和港股的走势产生足够影响,而A股在最近一周以来继续低迷成交,上海市场每日单边交易额仅有七百亿元左右,港股的表现即使大不如前,却也稍强于A股。

    另外,虽然近日A股普遍下跌,但是A-H股溢价并没有缩小,反而因港股跌幅更大而拉大,截止11月21日最新A-H股溢价是68%,大于前一天的63%。分析人士指出,从A-H股溢价长期必然趋近的形势看,H股将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或A股有很大的下跌空间;短期内,如果港股继续下跌,比价效应对A股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而这种状况对资金来说十分为难,即使A-H股的套利空间依然诱人,但资金在失去直通车概念的港股和处于价格高位的A股之间选择艰难。因此,上述券商人士认为,目前炒港股资金的回流只能被看作是一个信号。(经济观察报)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