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中国从日本泡沫经济中可以反思什么?
2007年11月30日10:47 来源:西本资讯
中国经济正在从偏热走向过热,与此同时,在流动性过剩、低利率、高通胀压力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中的泡沫化迹象日渐明显,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等资产价格不断高涨。
中国当前的泡沫化迹象与日本上个世纪80年代的情况有类似之处,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国会走上类似日本泡沫经济的老路。历史是最好的借鉴,中国应该从日本的历史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现在的决策提供帮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加宁曾亲历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的过程,对日本泡沫经济曾有过有见地的分析。他认为,中国应该从日本泡沫经济的教训中总结出很多启示。
首先,大国崛起不等于泡沫经济。从历史上看,大国崛起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生泡沫经济的时期;泡沫破灭之后,便是经济衰退,通货紧缩。例如,美国在1920年代曾经出现过股市泡沫与1929年“大危机”;而日本发生“平成泡沫经济”时,也正是其急于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走向军事大国的时候。为避免泡沫经济给金融业及国民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在“大国崛起”阶段,宏观经济政策更应高度重视防范泡沫经济。
第二,扩大内需不等于扩大总需求。日本在应对日元升值、扩大国内需求时,将作为中长期政策的结构调整与作为短期政策的总需求扩张加以混淆,误将扩大内需的重点从结构调整转移到扩大总需求方面。为此,日本政府实行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相配套的“双松政策”,从而为泡沫经济的形成提供了资金基础。
第三,放松管制不等于放松监管。日本在推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误将放松金融管制等同于放松金融监管。结果,在放松金融管制的同时,金融监管也全面放松。相比之下,美国在1970年代放松金融管制时,政府对管制放松领域的监管和处罚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加强;担任监管的官员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规制放松最为突出的领域,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货币监理署的工作人员总数,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几乎翻了一番,分别达到3700人和2500人。与此相对照的是,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大藏省银行局的职员只有131人,而真正有经验的不过15人。
第四,金融稳定不等于金融机构稳定。日本著名学者吉野直行认为,应当尽早引入淘汰机制,淘汰经营不善的银行。但是,在淘汰劣质银行的时候,如果有金融安全网,就可以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从而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日本由于当时的金融安全网不够健全,尤其是存款保险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最终还是酿成了金融危机。但由于很快对存款保险制度等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得金融危机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
第五,泡沫经济不等于共同富裕。日本社会学家认为,泡沫经济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泡沫经济引起的资产分配出现极端不平等化。因为在泡沫经济形成时期,手中拥有股票和房地产的人,其财富积累迅速增加,因而越来越富有;相反,低收入阶层和无产者则由于没有钱购买股票和房地产,与富人之间的财富差距越拉越大。而且,如果低收入阶层的人用其养命钱去购置股票的话,那么股价下跌的风险将使其直接面临生存危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本的社会安全网比较健全,所以日本在长期经济停滞、失业人员增多、甚至爆发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社会稳定,没有出现大的社会动乱。
在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已经形成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泡沫化趋势值得高度关注。如果不能有效抑制其恶化的趋势,在社会安全网还有很多缺口的情况下,泡沫破灭后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冲击,将比日本严重得多。就此而言,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中总结教训,对中国当前和今后的政策制订极为重要。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3前8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5000亿元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 2024-09-12挖掘机出口增幅“回正”,工程机械市场回升
· 2024-09-11青岛发布第四批次拟出让住宅用地
· 2024-09-11广州挂牌两宗涉宅地块 总起始价超14亿元
· 2024-09-111至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