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上海虹桥枢纽打造地下“巨无霸”

2007年12月02日08:23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07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上获悉,未来数年内,上海城市建设将经历一场由地上至地下的“变革”———包括外滩、虹桥枢纽、世博园区、五角场等多个区域,将出现一大批“地下街”、地下城”。

  虹桥枢纽轨、陆、空三位一体

  一个涵盖航空港、高速、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超大型、世界级交通枢纽中心———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在上海西面崛起。市政研究专家表示,这个轨、陆、空三位一体的“巨无霸”,单其核心体地下空间面积就超过5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国内,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体。

  来自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的专家描绘了这一地下空间的“蓝图”———包括轨道交通2号线、10号线等在内的多条轨道交通,将直通虹桥枢纽的“腹地”;交通、商业、文化、娱乐、市政等一大批设施将在此融合。据悉,该区域拥有上海目前条件最好的轨交系统,是本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条件最好的区域之一。

  世博大道形成“地下立交”2010年世博盛会,上海将迎来约7000万人次的海内外宾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总院专家披露,有关方面建议在浦东世博园区核心区内,设置一条多层“世博大道”,满足园内游客休闲、生活需求及机动车对外交通、到达交通等需求,以便设置园内交通枢纽。

  “世博大道地上空间可供游览、休闲,地下则可设置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地下商业街,为游客提供必要的购物消费场所。”专家介绍,世博大道不仅可以与园区内的场馆、枢纽、地下停车库相衔接,还可作为地下人行通道,与越江通道、轨交站点等相衔接,形成四通八达的“地下立交”。

  轨道交通环线内运力应整合

  据申通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至2012年,上海轨道交通的运营线路将达13条,349个车站,形成运营里程超过500公里的轨交基本网络。

  来自申通集团的专家发表“中心城以‘地铁为主,地面公交为辅’”的观点。他认为,2012年后,以人民广场为中心,上海轨交的25分钟到达圈将覆盖内环,50分钟到达圈基本覆盖中心城85%以上区域。内环以内区域的公交线路应主要为轨交提供驳运服务,线路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特别是通达郊区的线路可适当削减。来源:新闻晚报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