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贷款反弹根本诱因未除
2007年12月11日07:04 来源:西本资讯
央行货币信贷数据显示,今年1-11月累计净投放现金1915亿元,同比多投放420亿元。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45%。尽管较上月末低0.02个百分点,但连续5个月超过18%的高位运行显示,目前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业内人士指出,导致贷款反弹的根本诱因仍未消除,明年央行治理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
业内人士表示,流动性过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月8日央行大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原因。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称,今年货币增速较快的重要原因在于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带来大量外汇涌入,而央行的对冲力度相对不足。在紧缩货币的目标下,明年央行将加大通过数量型工具的对冲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4季度以来,央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力度在加大,并且反映在控制信贷增速上的作用明显,但这些政策对于收缩流动性似乎并未发生太明显的作用。
一位证券公司的分析人士在接受采访时称,央行调控信贷投放采取了行政命令加市场化手段两步走,从市场化手段对收缩流动性影响不显著的结果看,导致信贷增速得以控制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行政命令在发挥作用。数据显示,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2万亿元,同比增长17.03%,比上月下降0.63个百分点。今年11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74亿元,同比少增1062亿元。
“贷款投放过快的原因是银行‘钱多’从而导致的放贷冲动。如果只把贷款压下来,而不能控制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贷款增速反弹只是时间问题。”上述人士称。
哈继铭指出,中国政策层面的紧缩势在必行,但一些宏观政策因带有强烈行政色彩而难以把握力度,结构性政策更是难以立竿见影。一旦外部环境“温度”低于预期,调控可能先抑后扬,经济增速则先降后升。他认为政府的调控政策应更多的运用市场手段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降低经济和市场波动。
高盛在报告中预测称,在未来紧缩货币的政策背景下,相信央行将使用一系列工具来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包括采取更多回收流动性的政策,包括可能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在2007年年底前采取一次多于27个基点的加息,并同时在2008年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来源:上海证券报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4国家统计局:投资的累计增速有所回落
· 2024-09-14国家统计局:当前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调整中
· 2024-09-142024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 2024-09-14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
· 2024-09-14减轻缴存人购房压力 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
· 2024-09-13中国中冶:1-8月新签合同额8310.5亿元
· 2024-09-13杭州21.14亿元挂牌拱墅区两宗住宅用地
· 2024-09-13上海静安两幅地块9月14日举行现场交易会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