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郑州建地铁开始评估 预计2013年通车
2008年01月09日11:56 来源:西本资讯
昨日,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一个专家组来到郑州,正式对郑州建地铁的事儿作全面评估,看看郑州现在建地铁是不是非常必要、条件是不是已经具备。
他们评估后将形成专家意见,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供这两部门审核郑州地铁项目时参考。
如果地铁规划顺利通过两部门审核,并通过国务院批准,到2013年,郑州市民就能坐地铁出行了。
郑州建地铁条件已成熟 专家组开始评估郑州地铁
一个城市要想建地铁,需要许多前置程序和条件。
国务院有一个文件对这些要求比较详细,这就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简称“81号文件”。
这个文件要求,申报地铁必须同时满足4项“硬指标”:
市区人口超过300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0亿元;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单向高峰期间每小时达3万人次以上。
具备这些条件的同时,申报城市还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之后,规划文本要报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审核,再报国务院批准。只有国务院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
在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审核前有一个前置程序,就是必须有国家级的专家组对申报城市的地铁规划进行一个全面评估,形成专家意见,供这两个部门审核时参考。
这次专家组考核,就是这个前置程序。专家组阵容豪华,包括中国铁道科学院、建设部城建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有已建地铁的城市如北京、成都、南京、上海等的地铁公司的负责人等。
郑州开建地铁“迫在眉睫”
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对照81号文件的要求,郑州市的条件都已达到:2006年,市区人口已达355.5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013.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已达176亿元,规划线路高峰期客流量已超过每小时3万人次。这4项都已满足了“81号文件”的要求。
此外,郑州市还说明了现在开建地铁已“迫在眉睫”。
郑州市区的交通拥堵已非常明显,特别是在下穿铁道线的地下通道处,交通都已基本饱和。在重要的公交走廊上,公交车满载率已超过100%,城市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势在必行。
此外,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将来市民出行对公交的依赖程度将非常高,如果没有大运载量的地铁,交通将不堪设想。
还有一点,未来交通的发展肯定是立体的,即自行车、公交车、私家车和地铁、火车等相结合的交通系统,缺一不可。
基于以上几点,郑州市亟待建地铁来缓解交通压力,并完善交通结构。
最快明年开始施工 6条地铁线有了“升级版”
在郑州市政府提交的《郑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里,地铁线路还是6条,除1号线和2号线外,其他线路与以前报道的线路都有很多变化。
目前这一稿规划基本避免了线路的重复,还尽可能地把郑州市8区连接起来,使任何一个区都有线路到达其他任何一区。
此外,这些线路还保持了长度相近,使换乘更方便,而且能与近期即将开工的郑州-开封、开封-新郑国际机场的城际轨道交通更好衔接。
1号线一期工程预计明年开工
按照郑州市目前的思路,2015年前为起步阶段,将上马1号线的一期工程和2号线的一期工程。
1号线一期工程
西起西流湖,线路向东沿郑上路、建设西路、中原东路、人民路、金水路、黑庄路、金水东路、商鼎路,经过碧沙岗公园、郑州大学老校区、郑州火车站、紫荆山立交、会展中心、东风东路、新郑州站,止于穆庄,全长26.34公里。预计2009年开工,到2013年底建成通车。
2号线一期工程
北起连霍高速和花园路交叉口的广播台站,经花园路、紫荆山路向南,穿越陇海铁路,止于向阳路,长19.05公里。
这项工程预计2011年开工,2015年通车。
2016至2020年为发展阶段,这一期间,1号线将全部建成,3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也将上马,加上已建成的2号线一期工程,形成“井”字骨架线网。
2020年后为成熟完善阶段,这期间,6条线路将全部建成,形成“三横两纵一环”全部线网。
施工考虑很细心 既要避免噪声污染又要保护文物
郑州修建地铁主要考虑两点:噪声不能扰民;文物要受到尽可能的保护。
前者说的是,地铁高架段及地下车站附近个别地区可能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为防治这些地区的振动问题扰民,郑州市规划部门将在后期设计中会同环保部门解决。
后者说的是,郑州是历史名都,有许多文物。而地铁1号线和2号线都通过商代遗址及墙基。其他有的线路还经过二七塔、文庙、城隍庙等。
为保护文物,省、市文物部门已建议,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进一步优化1号线市体育馆站和1号线与2号线换乘站紫荆山站的设计,尽量避开商代遗址等文物的保护范围。在文物单位附近如出现站点,其出入口的设计应尽量与这些建筑的风格保持一致。此外,在商代遗址下面施工时,地铁顶部距遗址及墙基不得少于15米。
尽早实现“交通一体化”
在关注建设地铁的同时,郑州市没有忽视快速公交系统(BRT)和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以早日形成“交通一体化”。
根据规划,与6条地铁线可能相交的主要涉及两条城际轨道交通线:洛阳-郑州-开封城际轨道交通、新乡(焦作)-郑州-许昌。在可能与城际轨道交通相交的地方,都预留了位置,以建设换乘枢纽。
此外,在未来的快速公交走廊与地铁线相交的地方,也将建设换乘枢纽,以方便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
建设资金由财政和贷款解决
建设地铁需要大笔的钱。仅1号线一期和2号线一期全部建成,就需约500亿元。
这些钱从哪来?是必须提前考虑的。
对此,郑州市已初步测算,近期建设项目资本金105.12亿元,债务资金156.47亿元。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资本金投入为61.19亿元,债务资金90.96亿元。2号线一期资本金43.93亿元,债务资金65.51亿元。
资本金来源为市、区两级财政,其中郑州市财政59.44亿元,各区财政共出资45.68亿元。债务资金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
今后生活很方便 郑州未来立体交通 格局断想
如果一切顺利,近到2013年,最迟到2015年,郑州立体交通格局将初步形成。
公交:那时候我们除了可以乘坐普通的公交车上下班。还可以在陇海路、中州大道等一些大路上乘坐快速公交(BRT)上下班。那时候,许多公交车都有了专用道,通行速度更快了。
地铁:如果去的地方较远,我们可以坐地铁跨越东西、南北,地铁上自动售票,每条地铁线上都有几十个站点上下车,下车后就能转乘其他车到达目的地。
城际轻轨:如果我们想去开封,我们除了选择郑汴城际公交,还可乘坐城际轻轨来往。
火车:出远门的话,除了能到现在的老火车站坐车外,还能到位于郑东新区的新客运站了,那里有北京—广州、徐州—兰州两条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再也不用受慢车的折磨了。
飞机:乘飞机也更加方便,到新郑国际机场有了城际轻轨,向南还可能通到许昌呢。飞机的班次将更多了,可以飞到世界各个角落。
这6条线路总长为202.53公里,共设站点135个,其中有22个换乘站供市民与其他交通工具换乘。河南商报记者 王海科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3工程机械8月份销售数据释放积极信号
· 2024-09-13南京43.89亿元成交11宗地块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 2024-09-12挖掘机出口增幅“回正”,工程机械市场回升
· 2024-09-11青岛发布第四批次拟出让住宅用地
· 2024-09-11广州挂牌两宗涉宅地块 总起始价超14亿元
· 2024-09-111至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
· 2024-09-11中指研究院:十大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环比均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