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港珠澳大桥研究工作完成

2008年01月10日10:18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香港政务司长唐英年昨天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只剩下融资问题,香港特区政府和广东省政府都希望这项大型跨海基建工程能够尽快动工。

    唐英年昨天上午与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在广州花园酒店共同主持粤港合作第十次联席会议,并在会后一同与粤港媒体见面。

    他说,香港特首曾荫权上周五拜会新上任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谈到粤港双方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化合作交流,昨天两地政府探讨和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对香港媒体最关心的港珠澳大桥进程议题,唐英年表示:“大家都认同这个项目对香港、澳门和广东都有好处,也能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标,所以我们都会加快项目的进展。现在,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剩下融资方案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当被问到粤港双方是否对大桥动工定下时间表,唐英年只表示:“我们大家对此都有共识,就是要尽快完成这些研究,尽快让这项工程‘上马’(动工)。”

    全长35公里、总投资额预计超过人民币500亿元(约100亿新元)的港珠澳大桥,从港英时期形成概念,到中国政府立项研究、论证其可行性,前后超过十年。2003年8月,中国国务院决定,由港府牵头成立大桥方案研究协调小组。

    但粤港双方一度在桥梁设计和边境口岸设计问题上出现分歧。香港希望参照港深西部通道(深圳湾大桥)“一地两检”的口岸设计,也让港珠澳大桥采取“一地三检”模式,即在珠海拱北先填海兴建一座占地2.6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再建一座三地边境口岸集中的口岸大楼,将整座大桥置于香港管辖之下。

    2006年8月,香港作出让步,粤港澳三方确认大桥口岸设计采取“三地三检”模式。去年2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善如表示,港珠澳大桥的25个可行性研究专题已基本完成,但三个口岸的分设位置还在论证之中。

    上周五,汪洋对曾荫权表示,广东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将全力支持香港保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双方首先需要站在全球的角度,从空间上为未来的粤港合作定位和谋划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从时间上为两地合作设定大体的步骤和阶段性目标,脚踏实地向前推进;三是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共同推进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

    汪洋强调,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深港空港合作等跨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是“双方共同利益所在,应着眼大局,创造条件,尽快动工建设,以惠及人民,造福子孙后代”。

    汪洋的语气,透露出对港珠澳大桥迟迟未能动工的急切心情。广东省政府希望这座跨海大桥能使香港资金更方便延伸到珠江西岸,甚至加快推动粤西地区的经济发展。

    汤炳权昨天介绍说,在过去三年,粤港进出口贸易额每年都以500亿美元(717亿新元)的幅度增长,到去年底已突破了4000亿美元。去年香港资金在广东直接投资的资金额突破86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服务业。另外,去年广东居民赴港个人游的数量也超过2000万人次。

    由于广东省长黄华华将在下星期四向省人大提出政府工作报告,粤港官员昨天虽然就环保、莲塘新口岸、旅游等议题交换意见,却未透露突破性消息。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