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上海断供第一案浮出水面

2008年09月11日17:31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上海最大一起断供案在近期浮出水面。

  《东地产》记者近日获悉,一家公司在浦东大华锦绣华城投资的150套房源由于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房贷,最终被法院查封。该案例也是上海目前为止公开的最大一起断供案。

  断供房低价拍卖

  “原来的业主是一家小公司,后来资金出了问题,还不起房贷了。”

  上海永信房产的王先生受托为这150套房源寻找买家,并将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拍卖。他向《东地产》透露,原来这家公司因为看好房地产市场,想好好赚一笔,因此不惜血本投资了150套房源。但最终因为资金链断裂,房子被法院查封。

  上海君悦律师事务所许海波律师作出了法律上的解释:购房者在与银行签订《个人住房按揭合同》后,如果连续3个月,或者一年内累计有6个月没有按时还款,银行就会将其视作断供,同时发出《催款通知书》。之后仍不还款的业主,或者无法和银行商议变更还款计划的业主,银行就会向法院提起诉讼。 

  据了解,150套大华锦绣华城的断供房将在10月底拍卖。而价格相比以往该楼盘的新盘成交价和目前二手房价格都有很大的跌幅。

  “单价大约在1.1万元每平方米至1.3万元每平方米之间。”王先生表示。

  根据中原地产二手房数据中心的资料,大华锦绣华城二手房历史成交价格最高曾达到1.9万元每平方米,而目前大约为1.4万元每平方米。这意味着,断供房的拍卖价格同现在的平均价格相比,差价最多达到每平方米3000元,而比较历史最高成交价格则达到每平方米8000元。

  “150套断供房”并非个案

  《东地产》记者从另一家上海二手房中介福美来不动产了解到,此前在浦东金桥新城,也发生过这样的断供房现象。

  福美来不动产的谢先生称,今年4月份,金桥新城一个温州投资客手里的100多套房源曾被法院查封,当时也是通过一些二手中介最终被一些散户或者投资客打包收购。在今年10月份,“重投”金桥新城的温州投资客可能因为还贷压力过大,还会放出新的房源。“大概还有几十套。”

  而在5月份,谢先生曾帮金桥新城另一户业主卖掉了5套房。当时该业主手里的房源并未被查封,但是已经断供几个月,法院不断催促业主卖掉房源给银行还贷。

  “一般都会便宜1000元每平方米以上,有些甚至低过平均二手房价格3000元每平方米。”谢先生透露了当时操作的金桥新城断供房价格。

  但据了解,由于拍卖房背景复杂,因此虽然很便宜,许多购房者却不敢轻易尝试。

  永信房产的王姓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其实交易很简单,购房者在买了断供房后,法院会出两份裁定书,一份给购房者,一份给当地的房产交易中心,购房者拿着裁定书到房产交易中心就可以办理产权证了。”

  银行称早有准备

  150套断供房和金桥新城断供房的出现,打破了此前各方关于“上海无断供房”或“上海断供房是个别现象”的论调。

  此前,上海银监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海银行业未有“断供”现象,“房贷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整体不良率较低。”

  包括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机构也否认了上海出现断供现象的传闻。上海银监局纪委书记张荣芳曾对媒体表示,根据银监会的要求,上海各家银行一直定期展开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这样如果断供真的出现,各银行也能迅速地拿出准备预案。”

  五合国际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在接受《东地产》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上海大量出现断供现象的几率不大,因此不必对房贷质量过于担忧,但也要对楼市及政策方面密切关注。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