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开发商自曝成本揭了谁的底?
2008年10月14日11:19 来源:西本资讯
有时“哭穷”也可以哭得很强硬。
近日一开发商打出"自曝成本"大旗。经他计算,刨掉土地成本、建设成本、各项税费、贷款利息,他开发的那些住宅项目利润率也就5%而已。
这些年房子的成本还有开发商的利润率一直就是讳莫如深的老问题,如今开发商冷不丁地甩给公众一份细账,还真让大家不太适应。
有市场人士就认为,这时候自曝成本,意在直接告诉正在深度观望的消费者房价已经见底,君不见开发商只有5%的利润率?不过除了这层明面上哭穷的意思,似乎还能嗅到一层威胁的气息:就凭高昂的土地成本、建设成本还有税费,还指望房价降下去?
继拿银行说事后,拿地说事已是这段时间开发商们的主旋律。上个月潘石屹就在电视访谈里说,去年中国开发商光买地就花了3万亿元,而几乎是同一时间,他又在博文里称去年全国房地产行业销售收入达2.9万亿元。按其说法,去年中国的开发商似乎是做了一年赔本生意。而眼下曝出的5%的利润率,其重点也是点出房子的硬成本问题:土地成本约占销售额的1/2,税费约占销售额11%……
然而说到地,开发商似乎特意漏了许多问题:比如何时拿的地?有的开发商拿地较早,地价远低于2007年、2008年风头上的成交水平,拿地成本怎能光往最高里计?又如地上修的房子是什么属性?上周曾传出"潘石屹旗下两酒店被停业"的消息,结果是俩以住宅立项的项目按酒店经营被叫停,实际上按住宅立项却按写字楼、酒店经营的项目还有一大批。如您所知,这意味着不一样的收益和土地出让金。再如,都叫住宅,质量和配套可有高有低。屋顶漏雨、房间不隔音、小区交房时图纸上的人工湖是荒草地、幼儿园不见踪影的事可不止一例。如果在眼下消费者对房屋质量满意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开发商的利润率还只有5%,那提高住宅质量岂不是泡影?
哭穷也好,威胁也罢,开发商的细账总算让公众更直观地知道了一个已然众所周知的事情:各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不菲的地价和管理费是推动房价飙升的巨大动因。因此楼市低迷、房价上涨乏力,开发商着急,地方政府同样着急。至于房价下跌--现在还只是开发商的数字游戏,但开发商想说,房价下跌,我们不愿意,地方政府更不愿意。
可惜,虽然房地产一直是各地的GDP发动机,但最终能撑起市场的还是百姓的钱包,而不是开发商或政府的心意。记得在对浙江小城丽水"经历数年高位楼价狂奔后,地突然卖不出去"的报道中有这么一句:"政府高拆迁补偿,却卖不了地;开发商大量囤积了土地,却卖不了房;市民用脚投票,对房子理也不理"--终有一天,市场会证明,除了卖房的开发商,还有卖地的地方政府,都将不得不接受合理的利润、合理的利润率。(北京商报)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4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22.1万辆和218.1万辆
· 2024-09-14招商联合体在上海竞得全国单价第二高地王
· 2024-09-14多地加码现房销售
· 2024-09-14国家统计局:投资的累计增速有所回落
· 2024-09-14国家统计局:当前房地产市场继续处于调整中
· 2024-09-142024年1—8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 2024-09-148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房价环比下降
· 2024-09-14减轻缴存人购房压力 多地优化公积金政策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