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世界担忧中国楼市:政策力度不大 新政不明朗

2008年11月02日10:10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政策调整力度,但海外媒体对“救市”效果并不乐观。

    在深圳的一次偶然采访,让基思·布拉德舍有了新的发现。

    一个去年开盘的住宅小区里,780户中只有50户入住;附近一个建筑工地停着24台起重机,只剩2台在工作。凡此种种,让这位《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开始对中国楼市的不景气感同身受。所以,当中国财政部在10月下调房地产税费、降低房贷利率等通知下发后,他立即开始撰文探讨“救市”政策对中国经济可能的影响。

    中国楼市的一举一动,都在吸引着许多像布拉德舍这样的外媒记者的密切关注。

    “中国政府在力保房地产业”

    “中国政府的做法看起来还不错。”布拉德舍引述在北京工作的外国地产专家乔尔·罗思坦的话评价道,而他的文章标题则是“中国银行[3.02 -0.33%]业迎接楼市余震”。

    10月,财政部发布了一系列刺激中国居民购房的新政,其中包括:从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首次购房首付最低调整为20%等等。

    在《华尔街日报》记者巴特森看来,这些政策意味着中国政府在力保房地产业的发展,因为在出口放缓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寄希望于拉动内需。巴特森认为,中国的住宅投资占经济的比重甚至比美国还要大,去年已升至GDP的10%,而美国的这个比例为4.6%……

    如果房地产业继续下滑,中国可能难以将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

    “救市”政策出台两天前,巴特森就在一篇题为《世界感受中国经济放缓之痛》的文章中写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导致中国对钢材、水泥和铜等工业产品的需求走软,韩国石化企业SK公司的发言人说,SK希望中国市场的需求不会进一步下滑。

    担心“次贷危机”在华重演

    不难发现,海外媒体普遍关心中国楼市的萎靡是否会酿成金融危机,因为引爆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正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的次贷危机。而且,“救市”政策中,银行业“看似损失较多”。

    路透中文网分析称,虽然新政是鼓励自住购房需求,但将首付比例从原来的三成降到二成,利率又打折,不仅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也加大了银行的风险。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