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新十条未涉及商品房 开发商开始陷入恐慌
2008年11月13日06:43 来源:西本资讯
在“温十条”公布之后,北京房价阵线全面崩溃,开发商固守待援信心丧失殆尽。
最新降价行动中具有指标性的是远洋山水第四期沁山水,报价11000元。开发商远洋地产称原价13000元,价格直降2000元。事实上,上个月该项目在售的第三期还报价15000元。现在并不清楚,第三期和第四期在质量上究竟有多大差别。所谓原价13000元是否已经打了折扣。不过这些还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远洋地产是在各大地产上市公司中资金状况最好的企业。在很长时间内,富力、恒大、龙湖狂降价时,远洋是极少数坚决不降价的开发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远洋的动作具有标志性意义。
现在看来,除了这些上市公司普遍下调价格之外,被称为个体户的只拥有少量开发项目的开发商也难以支撑。上市公司降价还可以解释为完成销售计划,鼓舞股东信心。个体户降价还有什么理由?只能反应市场现实。在2007年一度火爆的万年花城宣称,为完成年底销售任务,新推出一栋楼,一居分50万/套和60万/ 套,二居88万/ 套和98万/ 套,总共200 套均不分楼层一口价。此前,万年花城的报价高达15000元,现在实际价格已经跌回万元左右。下跌之猛,动作之快,令人咂舌。
危机和恐慌已经来临,原因就在于新十条。这一拉动内需的新十条,从头到尾找不到一条和房地产相关的话,唯一涉及的是保障房,而几千亿保障房投资资金砸下去,只会挤兑死高房价。可以说这是开发商信心垮台的导火索。甚至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也承认,新十条没有涉及商品房,表明中央会进一步挤出房地产泡沫。
这让人想起来10月份总理讲话以及财政部刺激住房消费的政策。当时,房地产企业莫不兴高采烈,认为下一步中央政府会继续出台松绑措施。万科高兴地宣布,中央政策等于帮开发商降价20%。还有人声称,楼市已经见底。现在看来,这都成了笑话。
预计在年底,开发商的恐慌会进一步加剧。有专家警告,开发商最最最难熬的时期到来了。由于降价不足,前三个季度各开发商都没有完成销售计划,年底又是开发商还贷结账期。春节前还要给农民工发工资,这笔钱也跑不了。不给农民工钱,全国人民都不答应。唯一能够采取的行动是除了恳求银行延期还贷之外,只有大规模降价,降到有人买为止。
所有人都知道,是泡沫就会破,北京的万元房价已经远远超出北京市民的购买力(有社科院课题组测算,并非个人推论)。经济学家推理给开发商听,政府官员也一再警告。但开发商为什么会一直把价格撑到今天?这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问题。
10月底,央行原副行长、现财经委副主任吴晓灵在一个房地产大佬齐集的论坛上告诫开发商要自重。吴晓灵的讲话还不光是口头告诫,还拿出了很多真实数据。在数据上,银行从来不怕跟开发商辩论。吴晓灵说得很直白,房价跌回2007年初水平,银行也不怕。吴晓灵的位置不能说低,话说得不能说不狠。不过,开发商愿意继续固守待援,宁可相信还会有救市措施,相信房地产还能像1998年一样搭上拉动经济的快车。
如今,继续固守的开发商也不是没有。因为温总理最近又有关于房地产业重要性的讲话。有人愿意继续按照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事实上,从来也没有经济学家否认房地产业的重要性,问题是重要性既有程度上的变化,也有内部结构的不同。商品房不会无限期地萎缩下去,政府也不会退回到福利分房的时代。商品房会在政策调整的考虑范围内,但不是现在。
商品房的未来是光明的,前提是开发商要能在光明到来时还睁着双眼。(经济观察网)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 2024-09-12挖掘机出口增幅“回正”,工程机械市场回升
· 2024-09-11青岛发布第四批次拟出让住宅用地
· 2024-09-11广州挂牌两宗涉宅地块 总起始价超14亿元
· 2024-09-111至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
· 2024-09-11中指研究院:十大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环比均下跌
· 2024-09-118月中国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93小时
· 2024-09-11“金九银十”楼市热度未显著提振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