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
8月4日行业要闻早餐
2025年08月04日06:36 来源:钢市早知道
国际 动 态
1、美国贸易代表称关税政策将基本维持现状
当地时间8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对多国加征的新一轮关税“基本已定”,不会在当前谈判中作出调整,包括对从加拿大进口的商品征收35%关税、对巴西征收50%关税、对印度征收25%关税、对瑞士征收39%关税。格里尔称,部分关税是根据双边贸易盈余与赤字情况设定,“这些税率基本已经固定”。(央视新闻)
2、英国央行或在通胀飙升情况下降息
英国央行可能于周四再次降息,原因是增税和消费者持谨慎态度阻碍英国经济发展,并促使企业放缓招聘。货币政策委员会普遍预计将把基准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4%,继续保持每季度一次的降息节奏。英国首席经济学家丹・汉森表示:“我们认为,央行会谨慎释放更多降息信号 —— 通胀率已高于预期,且物价预期居高不下。”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坚称,近期物价压力的飙升将是暂时的。在通胀率高于 5 月预测值后,官员们将发布季度预测更新报告。
3、英国央行降息一年 英国家庭年支出减少110亿英镑
自英国央行启动降息周期整整一年以来,尽管已连续四次下调利率,且未来可能继续降息,但英国家庭仍承受着一代人以来最高借贷成本带来的持续压力。根据英国央行的储蓄和抵押贷款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与去年7月相比,英国人整体的年总支出减少了110亿英镑(145亿美元)。这一损失主要源于两方面:首先,降息对储户造成了沉重打击,储蓄收益大幅缩水。其次,许多房主尚未享受到降息带来的好处,因为他们仍需等待此前在高利率时期锁定的房贷协议到期。
4、瑞士愿意在对美贸易提议中作出让步以降低39%的关税
瑞士经济部长Guy Parmelin表示,面对特朗普宣布的对瑞士高达39%的进口关税,瑞士政府愿意重新调整其对美贸易提议以寻求解决方案。瑞士内阁将于周一举行特别会议,商讨下一步应对措施。Parmelin称:“时间紧迫,也许很难赶在8月7日之前完成什么,但我们将尽一切努力展现诚意,并修改我们的提议。”他指出,特朗普关注的是美瑞贸易逆差,去年美国对瑞士逆差达385亿瑞士法郎(约合480亿美元)。瑞士正考虑增加对美国液化天然气(LNG)的采购,作为潜在的缓解选项之一。另一个选项是鼓励瑞士企业进一步扩大对美投资,美国是瑞士在制药、钟表和机械设备等出口领域的最大市场。
5、英媒: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后,特朗普遭共和党人士谴责
据英国《卫报》网站8月2日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7月新增就业岗位仅为7.3万个,远低于预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为此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此举招致资深共和党议员的谴责。 报道称,不仅7月的就业数据令人失望,5月和6月的就业数据也有所下调,共计减少25.8万个就业岗位。另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产出和消费者支出双双放缓。这些数据共同表明美国经济形势正在恶化。 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为其解雇麦肯塔弗的决定辩称,这些数据是“被操纵的,目的是抹黑我和共和党人”,并称美国经济在他任期内“欣欣向荣”。但他并未提供任何证据。
6、新兴市场基金调整押注,“做空美元” 交易吸引力下降
普信集团表示,目前更倾向于以美元计价的新兴市场债券,而非本地货币债券,将其作为一种战术性交易。巴克莱建议客户不要做空美元兑亚洲货币,而富达国际则称,美国利率 “维持高位更久” 的情况,使得借入美元进行套利交易的吸引力下降。随着美元复苏削弱了对新兴市场资产的部分乐观情绪,基金经理和分析师们都在重新评估 “做空美元” 交易。此前,押注美元将持续下跌的操作推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新兴市场股票指数在上月创下逾三年新高,而类似的货币指数在 6 月也录得第六个月上涨。
7、纽约时报:全球贸易史上迎来黑暗一天
在最后期限前数小时,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31日签署行政令,将所谓“对等关税”全面推向新阶段。惠誉评级最新报告称,新关税将使美国实际关税税率升至17%。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称,这意味着美国将实施自1933年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以来的最高关税。康奈尔大学贸易政策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对《纽约时报》形容,这是“全球贸易一体化史上的黑暗一天”。不过,关税表面上将矛头指向外国出口商,实际上第一波冲击落在了美国本土。从汽车到日用品,美国企业已经在消化成本,沃尔玛、宝洁等纷纷酝酿涨价。这意味着,随着关税清单落地,账单将以更直观的方式,回到每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中。
8、土耳其启动对叙利亚天然气输送
当地时间8月2日,土耳其首次向叙利亚输送天然气,以支持重建叙能源基础设施。据称此举将使叙利亚电力产能近乎翻倍,每日供电时长或由3至4小时延长至约10小时。土方与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达成换气安排,来自阿塞拜疆的天然气在土叙边境交割,经土耳其基利斯的亚武兹鲁计量站入叙,输气能力为每日600万立方米、每年20亿立方米,天然气将先送至阿勒颇并延伸至霍姆斯,预计带动约1200兆瓦电站运行。另据土耳其能源部部长巴伊拉克塔尔表示,土方已通过8个点向叙出口电力,容量将首先增加25%,随后翻倍,项目完成后可达861兆瓦,满足约160万户用电需求。
9、欧佩克+同意大幅增产
欧佩克+同意在 9 月再次大幅提高石油产量,提前一年完成当前阶段的供应恢复计划,该组织正采取行动重新夺回其在全球原油市场的份额。代表们称,沙特阿拉伯及其合作伙伴在视频会议上达成一致,下个月将增产约 54.8 万桶 / 日。这将完全逆转 2023 年 8 个成员国实施的 220 万桶 / 日的减产,其中还包括阿联酋将逐步增加的额外配额。一位代表表示,约 166 万桶 / 日的另一部分停产产量将在 12 月底进行重新评估。
10、八个主要产油国9月将继续增产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3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9月日均增产54.7万桶。沙特阿拉伯、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的代表当天举行线上会议,讨论国际石油市场形势及前景。(新华社)
11、1956年国有化以来,苏伊士运河已创收1534亿美元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乌萨马·拉比耶7月31日表示,自1956年国有化以来,苏伊士运河已创造1534亿美元的收入,约110万艘船通过运河。他指出,苏伊士运河自1956年以来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运河吃水深度已从10米增加到22米,双向航道的长度已从27.7公里增加到99公里。
12、英国石油公司(BP)营收预期比行业生产数据更悲观
对英国石油公司(BP Plc)的营收预期,落后于与其销售额密切相关的关键行业数据。分析师预计,该公司最新一季度的营收较去年同期下降 7.1%。同期,美国石油和煤炭产品产量下降 0.4%。 过去六年,英国石油公司的营收与该指数的相关性为 0.7。自 3 月 31 日第一季度结束以来,英国石油公司的股价已下跌 8.6%。
国 内 财 经
1、小贷机构持续“瘦身”:10年锐减近4000家
近日,人民银行公布2025年二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974家。贷款余额7361亿元,上半年减少187亿元。自今年1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启动对不合规小额贷款公司的集中清退行动,仅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缩减的数量就已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减少量。(第一财经)
2、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平稳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企业销售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制造业发展稳中提质,“两新”政策成效明显。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速较全国企业总体增速快1.5个百分点,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制造业“高端化”也在稳步推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9%和11.9%。同时,创新产业持续壮大,上半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3%,保持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增幅均达到10%左右,反映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
3、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发力稳增长?
近期召开的多个会议“定调”下半年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一大“主角”,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可能盯住哪些目标,又面临哪些掣肘?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货币政策在总量、价格、结构上还将如何发力?业内专家认为,宏观经济形势、银行息差水平、宏观杠杆率水平、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等因素,可能影响我国下半年货币政策操作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有望在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助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力。降准降息均有操作空间和落地可能性。(上证报)
4、多领域信号汇聚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蓄势待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近期将加快报批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目前,多地已陆续就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召开相关会议,以期抢抓政策红利。同时,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在内的政府债券发行也有望加快。业内人士预计,多因素支撑下,下半年基建投资将回升,继续发挥托底经济作用。(中证报)
5、累计发行规模突破1万亿元 熊猫债市场空间持续拓展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日,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发行规模为1166.50亿元。截至目前,熊猫债累计发行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专家表示,近年来,熊猫债发行主体不断丰富,发行人数量稳步攀升,持续获得国际知名机构青睐,熊猫债市场深度广度不断拓展。(中证报)
6、多家金融央企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人事工作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信集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国家开发银行、光大集团等多家金融央企已增设专职党委副书记一职,强化党建工作。接近金融央企人士表示,为落实2023年10月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金融系统党的领导,目前已有多家中管金融企业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以协助“一把手” 分管党建方面工作。该人士还称,目前多家金融央企“一把手”已不再直接分管组织人事工作,一般由专职副书记分管。
7、江苏进出口上半年创新高
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外部环境挑战重重的背景下,江苏始终坚持开放发展不动摇,推动开放型经济稳步前行。今年上半年,全省上下以超常规政策和工作举措应对挑战,开放型经济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平稳增长,以多个“新高”“第一”“首次”彰显出强大的经济韧性,为全省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贡献了江苏力量。外贸赛道上,今年上半年,江苏以2.8万亿元的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同比增长5.2%。
8、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8万辆
据崔东树发文称,2025年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4.8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下降8%,处于近5年的高位水平。2025年1—6月份皮卡市场销售30.7万辆,同比增长16%。
9、上汽7月份销售整车33.8万辆
上汽集团8月3日发布产销快报显示:7月份销售整车33.8万辆,同比增长34.2%,今年以来单月销量实现同比“七连涨”;1-7月累计实现整车批售239万辆,同比增长15%,终端零售交付达到256.7万辆,产销存结构持续改善向好。
10、上海港刷新单昼夜吞吐量纪录
记者从上港集团获悉,台风“竹节草”影响消退后,面对干支线船舶集中抵港的生产压力,全港干部职工以“满血状态”投入生产攻坚:当日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定格于172181TEU(标准箱),打破2024年7月21日创造的172080TEU纪录,勾勒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强劲脉搏。
11、西渝高铁重大突破 缪家梁隧道贯通
记者从京昆高速铁路西昆公司获悉,8月2日,经中铁十二局建设者683天奋战,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渝高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长1285米的缪家梁隧道顺利贯通,至此西渝高铁康渝段隧道贯通已达28座,为全线按期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12、上海将用三年修复57.18公里岸线
作为海陆交错带的自然岸线,在抵御风暴潮、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碳循环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8月,2025年上海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1日开工。该项目涉及崇明岛南沿、杭州湾北岸西段、大金山岛等区域,修复岸线总长约57.18公里,生态修复面积182.73公顷,工程建设周期三年(2025年至2027年),将实现长江河口海域“和美海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先行示范和杭州湾北岸生态廊道的贯通。
证 券 期货
1、近一周银行和交通运输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据数据宝统计,近一周(7月28日至8月1日),A股市场冲高回落,成交规模持续高位。资金流向方面,近一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457.4亿元。其中,计算机、有色金属、电子行业净流出额排名前三,依次为201.1亿元、172.58亿元、165.16亿元;银行、交通运输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2.24亿元、9.9亿元。
2、百亿级股票私募单周加仓逾5个百分点
第三方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近期A股市场震荡行情中,股票私募仓位略有回升,其中百亿级股票私募加仓明显。截至7月25日,所有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为75.85%,较前一周上升0.76个百分点。其中,百亿级股票私募的平均仓位为78.47%,较前一周大幅提升5.69个百分点。截至7月25日,62.24%的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处于重仓或满仓水平(仓位大于八成),31.12%的百亿级股票私募仓位处于中等偏重水平(仓位在五成和八成之间),仓位低于五成的百亿级股票私募比例不足10%。
3、看多亦做多 私募信心指数与满仓比例齐升
私募进攻态势愈发明显。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8月私募信心指数升至125.52,连续两个月上升。与此同时,截至7月底,满仓及加杠杆的私募占比环比提高1.4个百分点,亦是连续两个月上涨。在业内人士看来,伴随着风险偏好提升与流动性持续宽裕,资本市场迎来做多窗口,结构性机会将持续涌现,尤其是港股、A股的核心资产及高景气成长赛道。(上证报)
4、基金净值批量超过2021年高点
主动权益类基金正加速收复失地。在今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中,数百只基金净值迈过2021年高点。备受瞩目的是,多位投资老将焕发新“生机”。凭借对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的布局,他们旗下基金的净值强势反弹。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投资而言,与时俱进十分关键。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趋势,只有保持敏锐度、动态调整投资方向,才能在变化中捕捉新机遇。(上证报)
5、7月新基金募资再超千亿 权益类基金发行将回暖
7月,受浮动费率改革等影响,投资者认购公募新发基金的热情持续高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135只新发基金合计募资1048.68亿元,排在今年新发基金月度募资规模第二位,是今年第三个募资规模超千亿元的月份,3月、6月新发基金募资规模分别为1040.78亿元和1248.03亿元。7月的基金发行,可以概括为“结构分化、创新引领”,即债券型与股票型基金双轮驱动,科创债ETF和ESG主题成为增长引擎。
6、政策红利释放 “A+H”热度攀升
港交所8月1日就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定的咨询文件刊发咨询总结,于今日生效。其中,“A+H”发行人初始公众持股量门槛调至10%,或达30亿港元市值。市场人士表示,此举将进一步降低“A+H”发行人门槛,提升制度灵活性,从政策层面释放出支持“A+H”模式发行上市的积极信号。在政策支持下,越来越多的A股企业有望选择赴港上市,并成为2025年港股IPO的中坚力量。(中证报)
7、南向资金一周净流入超500亿港元
最近一周(7月28日至8月1日)港股市场主要股指普遍回调,恒生指数下跌逾3%。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当周南向资金净流入590.2亿港元,周环比增长82.43%。从成交净买入金额来看,小米集团-W当周获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最高,达到33.65亿港元。
8、港股上市公司7月回购超100亿港元
港股上市公司积极开展股份回购。数据显示,7月,共有73家港股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合计回购股票数量达8.08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100.35亿港元。从回购金额来看,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汇丰控股、药明生物、百胜中国位居前五,分别为35.03亿港元、27.04亿港元、22.21亿港元、5.97亿港元、1.38亿港元,合计回购金额占7月回购总金额九成以上。
行 业 纵 览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5-08-04小贷机构持续“瘦身”:10年锐减近4000家
· 2025-08-04下半年货币政策如何发力稳增长?
· 2025-08-038月3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2025-08-03下周重要事件与数据预告
· 2025-08-028月2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 2025-08-028月2日《人民日报》涉及财经的主要内容
· 2025-08-028月2日行业要闻早餐
· 2025-08-018月1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