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谨防地方“救市”越界
2008年12月12日09:57 来源:西本资讯
《财经》记者 张映光
房地产市场即将大洗牌的时刻,地方政府肩负监督市场的职责,但若以此为借口管控价格,却有悖市场规则
【《财经网》专稿/记者 张映光】有一种观点认为,房地产开发商已经“绑架”了严重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当房地产市场出现严重下滑之时,财政收入锐减的地方政府自然要出手救市。如今,一些救市心切的地方政府,反而要“绑架”开发商了。他们似乎比开发商还惧怕房子降价。
12月11日,南京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在江宁楼市的“年终总结”上表示,“为防止烂尾楼等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出现,房管部门将查处恶意降价楼盘。”禁止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房屋。
不久前,保利、新湖中宝、万达、华润等22家开发商在沈阳市组成不降价联盟,承诺一年内不降价。同时,铁西区区长李松林表示:区政府将先期预存500万元,对参加联盟承诺不降价的开发商因此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
一位业内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由于万科一直未承诺不降价,沈阳市政府一高层领导,甚至将万科一名高管训斥了一通,并扬言“万科若敢降价,后果自负。”
尽管,万科总裁郁亮在不久前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并未正面回应这一传闻。但是,他明确表示,万科绝对不会加入“不降价联盟”。因为,这是违背市场规则的。
一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员(下称建设部)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官员的这一言论极不负责任,简直“难以置信”。虽然,他进一步解释了持此言论的地方官员,也许有他们的“充足”理由。
据他介绍,沈阳市政府的一些官员认为,沈阳市的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上升期,不存在严重泡沫。沈阳市建委数据显示,2007年沈阳房价同比上涨4.97%,其中商品房销售均价为3565元/平方米,比2006年涨了145元/平方米。其房价水平与房价涨幅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显得比较合理。而彼时,中央政府出台的“一刀切”的宏观调控政策,严重抑制了这个正在成长的市场。如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的破碎,则再度殃及了这个方兴未艾的新兴地产市场。于是,此时地方政府如何刺激市场,都不过分。
今年9月,中央政府在调整房地产宏观政策之前,即已确立了“因地制宜”的方针。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各自情况,出台“救市”政策。全国共有20多个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先后出台“救市”政策,尺度也越来越宽松。
南京是最早出台救市政策的东部重点城市。尽管与沈阳不同,南京房价近年一直在高位徘徊。但是,南京市江宁区则属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城区,其房屋均价尚远低于中心城区。这与沈阳铁西区情况相似。房地产市场尚处初级阶段,大概是上述两位区长,对开发商降价持如此激进态度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一原因的背后,恐怕还有更多不敢明言,却已是尽人皆知的原因,令地方政府惧怕开发商降价。
首先,不同的开发商因资金实力及拿地成本的不同,对降价的承受能力不同。其降价策略也不尽相同。如果开发商拿地成本较低,利润空间较大,其通过大幅降价促销,回笼资金的空间也就更大。但是,其率先降价,自然导致同一地区,拿地成本较高的开发商的销售和开发压力。这些开发商可能会将这一压力转嫁给地方政府。
另一方面,房价下跌,将带动土地价格下跌,甚至再低的地价也无人问津,土地频频流拍。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流拍土地已达6000万平方米,合规划建筑面积达1亿平方米,流拍金额以底价计算,已达1800亿元。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锐减。同时,房价下跌自然也令地方政府税收下降,财政收入减少。
此外,即使土地以低价成交,那些在去年拿下天价地的开发商,也会因为房价、地价下跌,继续开发几无利润,而要求退地。一些背景深厚的大开发商,甚至可以采取非常规的手段达成退地的目的。而这些土地一旦退回给政府,则很难处理。
最后,地方政府确实担忧,房价持续下跌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南京市江宁区政府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即表示禁止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房屋的主要目的,是防范一些资金链即将断裂的开发商,以恶意销售的方式,回笼资金。这样的楼盘一旦烂尾,后果严重。
在房地产市场即将出现大洗牌的时候,政府肩负着监督市场的职责,无可厚非。但是,以此为借口,管控价格,却有悖市场规则。
首先,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房屋,并不一定意味着,这是恶意销售。例如,万科在今年三季报中,公布了五个项目可能出现亏损。即因去年土地价格过高,今年房价下降,将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同样,一些开发商可能确实迫于资金压力,以比周边楼盘都低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开盘,这都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并不意味着这些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楼盘就会烂尾。楼盘是否烂尾与其销售价格并无直接关系。
其次,政府监控恶意销售,关键在于对开发商的预售款形成监管,而非管控价格。那些确实可能存在破产风险的开发商,所销售的房屋不一定便低于成本价,但其仍可能因资金断裂,致使楼盘烂尾。简单的给价格划一条线,并不能杜绝风险,也很难根据价格,即判断开发商是不是恶意销售。
防范风险的关键要对开发商的预售款,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在房屋未竣工前,开发商不得随意挪用预售款。很多地方政府实际上早已推行了这一措施,如今,只需对那些存在风险的企业,执行得更加严格。
沈阳铁西区欲以地方财政补贴开发商降价损失的做法,于情于法,则更显荒谬。稍有常识者即可知,政府显然无权滥用纳税人钱财,去补贴开发商,并帮助某些开发商做出不降价的承诺。沈阳开发商的“不降价联盟”,纯粹是一个政府组织的联盟。这样的联盟必然会随着市场进一步深度调整,而解体。
上述官员们不一定不懂得这些浅近的道理。然而一再强调降价扰乱市场的因素,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更关心的,还是房价下跌关乎地方政绩的那些因素。
尽管,近年来沈阳市房价涨幅略显温和,但是,这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却存在着与其他重点城市不同的泡沫。一份来自某大型开发商(万科)的研究资料显示,沈阳市目前房屋存货,按目前成交量计算,至少要销售40个月。全国前十大开发商均在沈阳拥有超过上百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尤其是那些近年来制定了上市计划的开发商,在沈阳大量购置廉价土地,以扩充土地储备。大量的存货压力,可能令沈阳市的房地产市场,比其他城市陷入很久的低迷。
南京则在去年,与大多数一线重点城市,经历了相似的地价、房价狂飙,这部分泡沫不挤压出去,市场很难回归理性。
政府禁止开发商降价的越界行为,不仅违背市场规则,而且势必阻碍市场的自主调整,令已经处在严冬期的房地产市场,陷入更深的泥沼中。■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2中国建筑:1-8月新签合同总额达28522亿元
· 2024-09-12挖掘机出口增幅“回正”,工程机械市场回升
· 2024-09-11青岛发布第四批次拟出让住宅用地
· 2024-09-11广州挂牌两宗涉宅地块 总起始价超14亿元
· 2024-09-111至8月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
· 2024-09-11中指研究院:十大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环比均下跌
· 2024-09-118月中国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93小时
· 2024-09-11“金九银十”楼市热度未显著提振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