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中房协提交新救市提案

2008年12月14日08:00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12月初,中国房地产协会再次将新的救市提案上交有关部门。据了解,提案的内容将涉及请求放宽对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征收、鼓励地方政府收购房地产企业项目作为政策性租赁房、鼓励金融部门支持优质房地产项目等多个方面。

  作为行业的代表,提案的针对性已经非常明显,要求也提得越来越具体了。

  得寸进尺

  短短两个月,从地方到中央的救市政策不断刺激着地产商和消费者的神经,房地产市场的“水深火热”似乎比其他行业来的更为迅猛。

  当下,地产商最大的困难就是年关前需要支付的工程款和银行贷款了。一位重庆的开发商私下告诉记者,如果能有针对性的措施,让他们度过这个年关,一切就好得多了,“如果开发商被逼到走投无路,问题就大了”。

  事实证明,“杨白劳”们的“年关难过”论调再次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成渝等地地方政府不仅积极收购开发商的商品房作为政策性住房,成都市政府11月底再次出台“政策”,直指企业税收优惠,并提出“适度放松二套房贷政策”,只要第一套房还清贷款,将在“二贷”购房上享受“首套”政策。

  “保增长,促内需”,地方政府要拉动房地产业,就是想办法促进销售,让开发商的项目变成钱,有了钱才能过日子。在重庆房地产协会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一家房地产企业的负责人向当地政府进言,上一轮政府大规模救市是“救行业”,而不是“救急”,尽管大多数企业已经把缩短工程、减少支出作为“过冬”手段,不过体质各不相同,“有些企业没有这些政策就活不下去,有些企业拿到这些政策就能好上加好。”

  王石最近就公开表示,不需要再对房地产业进行什么挽救了,过不下去的就让他死掉好了。

  蜜月结束

  “蜜月结束了,该考虑怎么过日子了。”冯仑对于政府救市有着自己的理解。就在半年前,同为海南地产风波的幸存者,这位万通地产董事局主席还对王石的“唱空”不甚理解。那时冯仑还处在“成都蜜月”,与成都交大的并购让他首次迈出全国扩张的步伐。

  彼时,王石率先“唱空”楼市并大范围推动万科降价。当时,“大多数人都在等,在看,在观望”,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告诉记者,2007年“9·27新政”出台后,大多数地产商对政府的调控持怀疑态度,认为蜜月尚未结束,还制订了不少新计划。

  即使是上半年成交数据低迷,大多开发商仍不相信“蜜月结束”的事实。

  “‘5·12’汶川大地震”后,成都市政府出台“非常政策”,到蓉“交流”的冯仑、潘石屹等一干大佬提到更多的是困惑,而地方政府则开始了暗中准备——如何利用政策杠杆扭转楼市低迷局面。

  紧接着,北京、石家庄、武汉、厦门等地开始了涵盖税收、公积金等内容的“政策促销”。对于地产商的“困惑”,地方政府似乎更勇于揭开“锅盖”,楼市成交低迷,土地市场冷清,坐不住的还是地方政府。

  “金九银十”的落空,对于地产商来说,日子已经越来越清晰。范小冲说,那段时间的主题就是调整调整再调整,从开工面积到业务转型,“冬天”成为事实,救市成为全国运动。

  “蜜月总是透支幸福,现在回归到了日子里。”冯仑这样说。

  10月中旬,中央政策“千呼万唤始出来”,拉动成交量和扩大保障性住房成为主调后,有所准备的开发商明白“幸福不会来得如此突然”。

 两张面孔

  即便幸福不会突然来临,还是让人看到政策救助下的两张面孔。

  一些开发商仍在政府部门间奔走,言必称“一损俱损”。一位四川的开发商私下告诉记者,“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毕竟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哪个开发商倒了都是一大堆社会问题。

  另一些人的思想则要成熟一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范小冲说,只要领会到“保增长,调结构”就够了,地产商别指望有多大利好出台,别把指望政府当成一种常态,更不能成为一种依赖,不依赖就是换种活法。要么就干脆不做了,要么就坚持政府路线做政策性住房,要么就做政府不做的高端商品房和商业建筑综合体。

  不管是立足全国扩张的万科、龙湖,还是立足区域聚焦的河南建业、成都置信,他们已经开始习惯在冬天不开空调,让女员工穿着职业短裙感受“寒意”。河南建业的董事长胡葆森说这是“过雪山”。

  冯仑表示,冬天过来,地产商还活着是一种幸福,但等待不是办法,靠赖着政府、赖着银行是幼稚的。如果地产商现在只关注成交量的变化,那是断然迎不来下个蜜月。“应该干点别的,比如调整开发结构”。冯仑说他经历了两轮“蜜月”,也经历了两次“调整”,有不少经验: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海南,另一次是1999年到2007年的北京。这一次万通将下一轮蜜月预测在三年之后。

  “今年的调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一场成人礼。”范小冲认为,如果地产商还是夹在政府和市场的中间,是很难等到下一个蜜月的。“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路,才能找到差异化的蜜月。”

  “该发挥开发商自身的调节功能了,毕竟到目前真正死掉的开发商并不多。”一位知名地产商营销总监倒是对另一件事很担心,从2009年开始,大量开发商将对2007年销售房屋实现交房。房价跌了,购房者的情绪可能在交房时集中爆发。各种办证和水电器入户费用,在收取上可能会遇到很大困难。这种可能发生的风险,不是政府通过“减免”来埋单,就是开发商来承担。如果是开发商来承担的话,那又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政策现在如果过于密集只能加剧市场的观望,真正的政策应该面对即将到来的交房危机。”从他的话语中可以听出,从认识到行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具体问题上,开发商对政府的依赖依然是很具体的。中国经营报记者:张明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