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数据

必须遏制投机性炒作房地产

2009年08月01日06:02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

    【新华社记者马俊、于瑶】全国房地产市场刚刚回暖,就迎来了一场猛烈的投机性涨价风潮。开发商违规预售、囤积土地、捂盘惜售,炒房客也异常活跃。如果各地不迅速遏制投机性炒作,房价过快上涨将催生出虚假繁荣。

    目前,我国尚未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居民购买力仍处低谷,房价却异动逆势上扬,幕后重要推手是开发商捂盘惜售,故意制造房源紧缺的假象,刺激购房者的神经。前不久北京、上海、银川等各地都对开发商的违规行为进行了约束和打击,但是在房价突涨的背景下,很多地区开发商对房价的预期普遍走高,捂盘冲动依然非常强烈。地方政府决不能因为房地产行业是利税大户就“投鼠忌器”,不随时纠查、曝光、重处,不然不足以遏制开发商投机。

    炒房是这一轮房价猛涨的重要因素。出于对经济恢复信心以及通胀预期压力的考虑,有些投资者为资产保值增值将投资重点转入房市。在很多地区,二套房贷款政策执行滞后或不严格,助长了炒房风。另外,一些地方的垄断企业、银行甚至政府部门趁便掀起团购风,以大大低于市场的价格将一些热点楼盘抢购一空。这些购房者往往积存多套房子,这种购房形式基本属于投机炒房,房子迅速流入市场,变相抬高房价。在各方猛烈投机炒作的情况下,普通购房者成了受损的对象。

    遏制投机,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保护普通消费者的知情权,消除他们的追涨心理。近来,上海已经要求开发商公布楼盘信息,这是保护购房者知情权的好办法。其实,很多地区都有完善的网上房屋备案系统,房管部门应该及时开放这一监控系统,方便普通消费者查阅楼盘销售情况,防止他们成了“瞎子、聋子”,沦为投机炒作的牺牲品。

    我国房市经历了2007年以来的低迷,好不容易逐渐复苏。一些房地产市场分析家认为,这一轮房价上涨行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一种投机心理,并不能真实反映百姓的实际购买力,目前的房价依然远远超出百姓的承受能力。地方政府、银行等应该合力使房市驶入健康轨道,而不是放任投机性炒作毁了房市回暖、挤掉泡沫的大好契机。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