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期货日报》记者关注报道西本新干线研究员

2015年07月16日08:35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钢企陷越亏越产怪圈 减产或影响银行融资和贷款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我国粗钢和钢材日均产量分别为229.83万吨和317.68万吨,环比分别增长1.85%和3.28%。其中,钢材日均产量创历史新高,而粗钢日均产量也创历史次高水平,仅次于去年6月的230.98万吨/天。

与粗钢和钢材产量增长相背离的是,6月钢材价格却呈现单边下跌态势,7月跌势则进一步加剧。螺纹钢主力合约1601已由6月1日开盘的2356元/吨跌至7月8日最低点1891元/吨,一个月内累计下跌近20%。

事实上,这波单边下跌行情之前,钢企主业已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钢协统计的101家会员钢企实现总营收1.3万亿元,同比下降16.9%,盈亏相抵后实现总利润仅为5.28亿元。其中,大中型钢企的主营业务已经亏损164.81亿元,增亏103.61亿元。

“6—7月,钢厂的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目前有90%以上的钢厂都亏损了,部分钢厂的资金已跟不上来。”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说。据介绍,目前钢厂生产一吨钢材平均亏损200元左右,部分钢厂的亏损幅度已经达到了500元/吨。

资讯总监徐向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钢材市场需求比较差,很多钢厂都在亏损生产。“但如果钢厂减产,他们的运营成本可能会变得更高,亏损会更加严重。同时,为了保地方经济的增长,地方政府也会给钢厂施加一定的压力,不让其减产。此外,钢厂减产还会影响其向银行融资和贷款。”

“钢厂对于目前的暂时亏损还是能承受的,除非现金流出现断裂,他们才会考虑减产。”徐向春说。

“其实钢厂现在都在死撑着,而日子相对好过、尚能盈利的钢厂更不会减产,他们希望亏损的钢厂关门,而略有亏损钢厂则希望那些日子更难过的钢厂先减产。”徐向春坦言。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