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新浪财经》关注报道西本新干线电商平台

2014年11月12日08:56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双十一钢贸电商哪家强?

100亿元,这是双十一天猫平台上38分钟的成交额,却相当于中国成交量最大的钢贸电商平台两个月的交易量。钢铁业流通规模总量超过12万亿元,由此可见钢贸电商前景颇为广阔,那么问题来了,钢贸电商哪家强?

钢贸电商哪家强?

当前的钢贸电商平台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钢铁企业发起的,如宝钢、武钢、鞍钢和河钢都建立了电商渠道,或者由几家钢铁企业共同成立,如沙钢等牵头的玖隆物流。第二类是一些钢铁流通企业所办的,比如西本新干线,以及五矿发展的鑫益联;第三类则是一些钢铁信息中介机构所创立的。

成长速度比较快的包括宝钢集团的上海钢铁交易中心,在2013年5月份成立,当年成交量就突破了100万吨,今年已实现超过400万吨网上钢铁交易。宝钢的目标是建成“钢铁行业的阿里巴巴[微博]”,变革整个钢铁行业的流通模式,发展大物流、大数据、大服务。

不只是钢材销售,宝钢电商战略更早还是还将供应链搬到网上。2007年左右,“宝钢采购电子商务平台”上线,B2B业务部分在“采购宝”之中,销售商品为钢铁生产原料、工业设备、五金工具等自营产品为主。在线交易形式“组织采购”、“公开竞价”。而2004年上线的“宝钢在线”,其实是宝钢最早探索电商道路的动作,到2012年初时,还推出了“宝钢移动在线”,延续至今。“宝钢在线已从最初原材料、半成品采销为一体,扩展至建筑、汽车、家电、能源等相应配件。

宝钢作为行业龙头,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和追随。目前,武钢、鞍钢和河钢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商渠道。由于钢铁作为大宗商品还有一定区域限制,由此各地钢企龙头建钢贸平台非常有空间。

而钢铁企业建立电商,优势更在于具有加工和定制的能力和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要求服务。

五矿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可能是大国企的通病,早在2010年就开始布局的五矿电商,在2014年1月才正式成立。五矿的想法是打造钢铁业的天猫[微博]:首先将通过建立平台窗口,缩短中间环节;其次借助数码及网络技术,提高仓储信息化水平,实现多区域的资源、信息、渠道交互共享;再次通过金融协同系统,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有效对接,为优质的平台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最后通过集成上述业务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圈。

五矿做电商,有两大优势:第一是五矿电商平台的优势更在于仓储物流体系。第二是五矿作为国企以及钢贸龙头,更容易获得银行支持,可以给平台客户融资。

实际上,鑫益联已经与包括农行、中信银行以及北京银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电商平台钢贸企业也可重新获得银行资金的青睐和支撑。

第三类,即钢铁信息中介机构做钢材电商,先天优势在于通过若干年的资讯积累有了大量的用户流量,并且拥有成熟人员可以提供信息撮合和增值服务,此外,这类民营机构灵活机制和本身轻资产更易获得快速增长和资本青睐。

而在这之中,整合仓储和物流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大家都说要做钢铁业的阿里巴巴,却没人说做钢铁业的京东,京东的成功在于走了花力气建物流的“傻大黑粗”之路,既累且在较长时间内亏钱,而阿里则是轻资产的生态圈。但恰恰是京东的“重资产”物流是核心,还记得刘强东的“十节甘蔗”理论吗?在固定的利润水平上发掘更大的价值,京东的做法是“吃掉更多的甘蔗节数”,即不只是做交易平台,还要将业务延伸至仓储、配送、售后、营销等其他环节。

对于钢贸,需要延伸的第一步就是仓储和物流,而对于上下游的用户,这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至于资讯、数据乃至金融,都是相对次之的服务,而且需要在一定交易量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想要做好钢贸电商,发展移动端的钢贸电商也需要加紧,随着钢贸行业O2O趋势,线下交易,而支付、融资、进展监测则需要在线上完成,移动互联端则是不可缺少的连接点。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