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西本新干线研究员邱跃成

2014年11月06日08:46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商品“熊”BDI难“牛” 商品跳水 BDI半个月反涨57%

本报记者 官平

在全球经济前景难料背景下,强势美元令以其计价的大宗商品几乎全线跳水,近期作为商品“风向标”的原油也遭受重挫。不过,反映大宗商品市场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却在近半个月涨逾57%。

分析人士指出,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降低了燃料成本,日本央行与欧洲央行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刺激了出口需求,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同时刺激了中国等原材料需求大国进口,导致了BDI指数短期内上涨,但由于经济预期不乐观,BDI很难持续回升。

BDI创七个月新高

截至北京时间11月4日,BDI指数报收1484点,涨至今年3月来最高水平。今年7月下旬,BDI指数曾一度探至723点。

据相关机构监测显示,当日波罗的海海岬型船运价指数急升141点,或涨3.87%,至3781点。该指数过去两周累积暴涨约89%。该型船舶的通常运载量为15万吨,运载比如铁矿石或煤炭等货物。

一般认为,影响BDI指数的变化有5个关键因素:全球GDP增长率;全球铁矿及煤矿运输需求量;全球谷物运输需求量;全球船舶吨位供给量;油价。业内人士表示,此次BDI走高,恰恰是油价暴跌助推了BDI指数的暴涨。

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最大跌幅近25%,国际基准油价布伦特原油价格连续6周收跌,创2002年以来最长连跌期。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石油产量大增的同时,各成员纷纷主动下调各自售价。尽管需求下降,但欧佩克每天都有额外300万桶的原油进入市场,这导致了油市下跌。燃料成本的下降,明显为低迷的航运业带来了喘息机会。

商品熊BDI难牛

无论BDI还是国际油价,都是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指标。而近期国际油价与BDI出现走势相背离的情况,或也说明市场本身的不确定性。

就BDI来说,业内人士称,近期受货币宽松与油价下跌影响导致了短暂企稳,但如果全球GDP增量、铁矿石、煤炭和谷物运量并没有真正回升,BDI上涨只能是昙花一现。

铁矿石运输是对BDI影响较大的大宗商品之一。一般来说,中国第四季度对钢材需求较为旺盛,而因季节性因素,一些钢厂或将在冬季来临前加快备货。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国内钢材市场金九季节的需求表现旺季不旺,银十季节的需求表现却超出市场预期。国庆节前后国内房地产相关限贷、限购放松政策密集出台,带动国内多地楼市成交出现好转。同时,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也对国内钢市需求形成提振。加之随着钢价回暖,前期受到抑制的终端需求逐步释放,市场中间备货需求也出现增加,市场整体需求表现明显好于9月。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