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本要闻
地方政府猛药救市 突破“双向调控”
2014年08月25日11:04 来源:西本新干线
摘要:尽管上述城市限购等政策出台定向宽松措施,但是,限购等政策松动对于市场成交量反弹的作用有限,甚至在部分存量偏大的城市几乎没有太大的效果。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部分省市,比如福建、湖南、成都、武汉等开始出台楼市“救市”措施。
回顾2014年4月份以来限购政策的变化历程,至目前为止,限购政策执行层面的“双向调控”特征非常明显。当前,除了一线城市外,46个限购城市的限购政策近40个已经做了调整,或者从执行层面已经全面放松。
那么,限购政策风风光光调整或取消之后,市场成交量价表现怎么样?事实证明,尽管上述城市限购等政策出台定向宽松措施,但是,限购等政策松动对于市场成交量反弹的作用有限,甚至在部分存量偏大的城市几乎没有太大的效果,比如杭州、宁波等。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部分省市,比如福建、湖南、成都、武汉等开始出台楼市“救市”措施。
从福建、湖南、广西、成都、武汉、绍兴、包头等地方政府发布的楼市“救市”政策的背景来看,当前地方宏观经济处于触底阶段,而同时房地产市场低迷,库存去化压力较大,此时,尽管地方政府已经放松或取消限购等调控政策,但由于房贷利率仍然高企,放松限购对于市场成交量反弹的作用有限,甚至在部分存量偏大的城市几乎没有太大的效果。于是,除了调整限购政策之外,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对楼市下“猛药”,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救市”大戏正在拉开帷幕。
从南宁开始打出限购放松第一枪至今,经历短短5个月左右的时间,尽管大多数城市调控措施遵循了今年“两会”期间的 “双向调控”的楼市定调思路,但是,部分城市调控政策的变化力度之大已经演变为“救市”,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今年的“双向调控”思路。
浑水摸鱼 趁机取消限购政策
在多地陆续取消限购的“潮流”之下,一些市场存量偏小,没有“去库存”压力的城市也取消了限购政策,部分城市调控政策“浑水摸鱼”,试图利用大多数城市限购政策调整时机为本地楼市政策松绑。
以合肥市场为例,当前合肥市场存量偏小,无房可卖,市场去化周期仅5.6个月,无论从当前市场表现还是短期存量去化周期,还是中长期市场需求基本面,合肥市场供求关系基本面指标均处于上涨区间,当前,按照“双向调控”思路来看,合肥市场没有到取消限购的时机,也不具备取消限购的条件。但实际上,合肥自8月份开始也正式取消了楼市限购政策。
市场低迷 “救市”大戏拉开帷幕
当前,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救市”大戏正在拉开帷幕,“猛药”“救市”内容已经明显突破“双向调控”思路。
回顾过去几轮市场发展周期,每当市场低谷期,地方政府都会采取一些措施刺激房地产市场复苏和回升,本轮市场低迷期也不例外。截至目前,除了调整限购政策之外,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救市”大戏正在拉开帷幕,比如福建、广西、湖南、成都、武汉、绍兴、包头等地方政府发布的楼市“救市”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调整普通住宅标准、降低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优惠、公积金政策调整、契税优惠、鼓励人才购房、“买房落户”、回购商品房做保障房、精装或绿色建筑等产品给予税费优惠等方面“救市”措施。
从当前市场销售压力看,由于大多数城市仍然面临“去库存”压力,在福建、广西、湖南、成都等省市之后,预计后续还有会有其他省市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措施,比如今年市场表现相对不好的江浙两省。
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救市”措施内容涉及广泛,在刺激房地产市场复苏与好转过程中确实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这些措施毕竟是短期“猛药”,并非楼市健康发展的良方。由于当前部分城市“救市”政策力度偏大,极有可能会造成未来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政府“猛药”“救市”已经达到无节操的力度,已经明显突破“双向调控”思路,不利于未来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行政干预 “双向调控”难以执行
本轮调控政策的变化以取消限购政策“去行政化”为主要特征,但是同时,地方政府新一轮行政化“救市”措施又来临,“去行政化”之后调控手段并未回归市场化(比如合理调节土地供应量、市场供应量、加大产业、人口导入力度、信贷政策“差别化”执行等),行政色彩依旧浓厚。从上述角度来看,本轮调控措施的变化没有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双向调控”,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关系矛盾问题,尤其是部分城市存量偏大的问题。因此,限购调整或取消之后,以回归市场化为主的“双向调控”思路没有得到彻底执行,今年“双向调控”思路也没有执行彻底。
(作者为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
那么,限购政策风风光光调整或取消之后,市场成交量价表现怎么样?事实证明,尽管上述城市限购等政策出台定向宽松措施,但是,限购等政策松动对于市场成交量反弹的作用有限,甚至在部分存量偏大的城市几乎没有太大的效果,比如杭州、宁波等。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部分省市,比如福建、湖南、成都、武汉等开始出台楼市“救市”措施。
从福建、湖南、广西、成都、武汉、绍兴、包头等地方政府发布的楼市“救市”政策的背景来看,当前地方宏观经济处于触底阶段,而同时房地产市场低迷,库存去化压力较大,此时,尽管地方政府已经放松或取消限购等调控政策,但由于房贷利率仍然高企,放松限购对于市场成交量反弹的作用有限,甚至在部分存量偏大的城市几乎没有太大的效果。于是,除了调整限购政策之外,部分地方政府开始对楼市下“猛药”,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救市”大戏正在拉开帷幕。
从南宁开始打出限购放松第一枪至今,经历短短5个月左右的时间,尽管大多数城市调控措施遵循了今年“两会”期间的 “双向调控”的楼市定调思路,但是,部分城市调控政策的变化力度之大已经演变为“救市”,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今年的“双向调控”思路。
浑水摸鱼 趁机取消限购政策
在多地陆续取消限购的“潮流”之下,一些市场存量偏小,没有“去库存”压力的城市也取消了限购政策,部分城市调控政策“浑水摸鱼”,试图利用大多数城市限购政策调整时机为本地楼市政策松绑。
以合肥市场为例,当前合肥市场存量偏小,无房可卖,市场去化周期仅5.6个月,无论从当前市场表现还是短期存量去化周期,还是中长期市场需求基本面,合肥市场供求关系基本面指标均处于上涨区间,当前,按照“双向调控”思路来看,合肥市场没有到取消限购的时机,也不具备取消限购的条件。但实际上,合肥自8月份开始也正式取消了楼市限购政策。
市场低迷 “救市”大戏拉开帷幕
当前,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救市”大戏正在拉开帷幕,“猛药”“救市”内容已经明显突破“双向调控”思路。
回顾过去几轮市场发展周期,每当市场低谷期,地方政府都会采取一些措施刺激房地产市场复苏和回升,本轮市场低迷期也不例外。截至目前,除了调整限购政策之外,新一轮的地方政府“救市”大戏正在拉开帷幕,比如福建、广西、湖南、成都、武汉、绍兴、包头等地方政府发布的楼市“救市”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调整普通住宅标准、降低首付比例、房贷利率优惠、公积金政策调整、契税优惠、鼓励人才购房、“买房落户”、回购商品房做保障房、精装或绿色建筑等产品给予税费优惠等方面“救市”措施。
从当前市场销售压力看,由于大多数城市仍然面临“去库存”压力,在福建、广西、湖南、成都等省市之后,预计后续还有会有其他省市地方政府出台“救市”措施,比如今年市场表现相对不好的江浙两省。
由于部分地方政府“救市”措施内容涉及广泛,在刺激房地产市场复苏与好转过程中确实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是,这些措施毕竟是短期“猛药”,并非楼市健康发展的良方。由于当前部分城市“救市”政策力度偏大,极有可能会造成未来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政府“猛药”“救市”已经达到无节操的力度,已经明显突破“双向调控”思路,不利于未来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行政干预 “双向调控”难以执行
本轮调控政策的变化以取消限购政策“去行政化”为主要特征,但是同时,地方政府新一轮行政化“救市”措施又来临,“去行政化”之后调控手段并未回归市场化(比如合理调节土地供应量、市场供应量、加大产业、人口导入力度、信贷政策“差别化”执行等),行政色彩依旧浓厚。从上述角度来看,本轮调控措施的变化没有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双向调控”,并不会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供求关系矛盾问题,尤其是部分城市存量偏大的问题。因此,限购调整或取消之后,以回归市场化为主的“双向调控”思路没有得到彻底执行,今年“双向调控”思路也没有执行彻底。
(作者为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9-139月13日商品期货日盘综述
· 2024-09-139月13日钢厂调价信息汇总
· 2024-09-13上海建筑钢市日记(涨势见缓)
· 2024-09-13【9月13日建筑钢市晚报】整体上移
· 2024-09-139月13日唐山钢坯午报
· 2024-09-139月13日行业要闻早餐
· 2024-09-13周四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
· 2024-09-13周四夜盘收盘涨多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