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东方早报》采访报道西本新干线分析师邱跃成

2014年06月09日09:14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青岛港现“钢贸融资骗贷翻版” 多家国际大行表示密切关注

贸易融资骗贷风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钢贸信贷危机后,风波又吹到了青岛港。

青岛港6月4日表示,目前正调查铁矿石仓单是否被用于重复质押,从不同银行骗取贷款。此次调查的重点在一家持有铁矿石仓单的贸易商身上,该公司由于资金链断裂风险而暴露。此外,有消息人士表示,铜和铝融资骗贷的问题也在被调查的范围内。

“重复质押在该行业较为普遍,其中涉及的企业较多,就看这些企业是否会出事情。”知情人士向早报记者透露,目前青岛港的调查只是针对个别遭到调查的企业,对涉案货物实行封库检查停止出港,其他铜、铝、铁矿石等出货则一切正常。

“在青岛港自身人士看来,这种现象并非仅在青岛港出现,其他各港口比比皆是。”该人士称。

早报记者了解到,本次青岛港涉案的融资矿与之前盛行的钢贸重复质押融资几乎如出一辙——作为第三方的仓储公司与企业相互勾结,甚至串通银行放贷人员,针对同一批货物,开具多张仓单,然后企业找不同银行质押,骗取多笔贷款。

此外,大宗商品融资的部分国际大行也对此做出回应,其中路透援引渣打银行表态称已暂停部分金属融资业务。

主角青岛德诚浮出水面

青岛港是世界第七大港、我国第三大外贸口岸,主要从事集装箱、原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储存、中转、分拨等物流服务和国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

在此之前,有外媒报道,青岛港自上周以来便开展专项检查,该报道同时称青岛港已停止铁矿石、铝和铜的出港。对此,青岛港发布说明称:“端午假期期间,青岛港5000多名人员仍在工作。5月31日至6月2日,三天里进出港船舶184艘,其中大型矿石船4艘。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2.5万标准箱。全港货物疏运147万吨,其中铁路、公路、转水三路并举完成矿石疏运73.6万吨。目前青岛港生产安全有序,一切正常。”

与此同时,青岛港的调查也有了新进展。据财经媒体报道,此次涉案企业为青岛德诚矿业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注册资本为8.5亿元,总部设于青岛,主要经营铝土矿、氧化铝以及一些铜精矿进口。

“目前,被冻结的企业仅青岛德诚一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或将有其他企业也卷入其中,但具体有哪些目前尚不好说。”上述知情人士称。

此外,南非标准银行集团(Standard Bank Group)6月4日发表声明称,公司正对位于青岛港的金属仓库的违规活动展开调查。声明强调,“标准银行集团尚无法对这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任何损失进行量化”。据悉,标准银行集团位于伦敦的子公司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Standard Bank PLC)的一部分全球市场业务,就是展开大宗商品贸易。

另据路透社报道,3位了解情况的消息人士昨日透露,渣打银行也已暂停中国地区部分新承作的金属融资业务。渣打银行一名客户指出,接获银行通知暂时不承作新的库存融资,原有融资到期也不会给予展期。对此,渣打银行发言人昨日的官方表态是:正在密切关注中国青岛港口的事件进展。

路透社还援引一家国有大行人士的话透露,“一个月前总行就已派工作组去青岛查贸易融资问题”。

或拖累

铜价和铁矿石价走低

目前,金属进口与融资问题关系密切,中国银监会曾在2013年对铜融资进行整顿,近期也发文摸底铁矿石贸易融资风险,并要求15个地区银监局上报《进口铁矿石贸易融资风险监测统计表》和分析报告。

有分析认为,目前国际铁矿石市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若外资银行受此事件影响,暂停中国企业的进口融资,将对中国需求打击颇深,进而拖累铁矿石价格继续走低。

西本新干线分析师邱跃成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期银行已不断收紧相关的贸易融资条件,此事件短期内对铁矿石市场利空影响有限。“目前整个行业对利空消息已习以为常,铁矿石价格也已处于低位,因此不会存在太大影响。”

此外,受该事件影响,近期伦敦期铜价格受挫走低,6月5日稍有反弹,但三日跌幅近2%。援引路透社消息,麦格理集团分析师威维安·劳埃德认为,铜价或将进一步走低,此次调查让银行对发出信用证一事变得极为谨慎。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