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期货日报》记者关注报道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

2014年01月22日13:20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期货日报》记者关注报道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

行业微利下钢铁电商机遇与挑战并存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于钢铁行业而言是难熬的一年,国内钢价重心在2012年的基础上继续下移,在行业微利的情况下,钢铁电商机遇和挑战并存。

“2008年国内钢价的最大波幅为2550元/吨,2010年为960元/吨,2013年为690元/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委会主任、西本新干线首席执行官虞钢表示,随着钢价波动幅度收窄,借助钢价波动获得暴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使得钢铁业传统的多级销售体系迅速衰落,也成为钢铁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在“第七届中国钢铁物流合作论坛”上指出,当前钢铁业的电商是所有生产资料领域电商中发展最快的,也会是最快走向成熟的一个行业。

虽然钢铁电商的发展速度迅猛,但竞争非常激烈。据董宝青透露,当前工信部跟踪的钢铁电子商务平台服务商多达30多家,处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期,预计今年以后将进入“战国”时期。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被划入工信部跟踪名单的钢铁电商,包括宝钢、首钢等钢铁生产企业建立的企业级钢铁电商,还包括“钢铁网”、欧浦钢网等钢铁电商平台。

上述钢铁电商交易方式、商业模式、品种、规模等不尽相同。“企业级电子商务功能尚不完善,行业级电商平台模式也在逐步发展中,企业级和行业级的电子商务必然会在加速发展过程中,走向交织融合。”董宝青表示,由于发展路径不一样,2014年以后需要跟踪的电商平台可能将剩10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资源也会慢慢集中到实力强的钢铁电商平台手里。

关于什么样的电商平台能够脱颖而出,董宝青认为,电商平台要从信息服务向交易服务转变,走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相结合的道路,他认为钢铁电商平台已经从最开始的信息资讯服务,发展到目前的全程交易在线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和一系列衍生服务,今后要发展O2O模式,实现钢铁交易线上线下的融合,虚实结合。

针对近年来行业内频发的重复质押和信贷违约事件,业内人士表示,钢铁电商平台在这一方面也大有可为。第一,电商平台可以建立数据化仓库掌握物权,避免仓单重复质押或空单质押的情况发生。第二,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对产品交易过程中产品物流的动态监管以及企业交易账号的监管实现对于贷款风险的控制,电商平台可以与银行进行深入合作为交易企业提供贷款。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