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注报道首批钢铁物流国标征言

2013年11月07日14:47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关注报道首批钢铁物流国标征言

原标题:国内首批钢铁物流国标征言 有望明年上半年出台

每经记者 夏冰 发自上海

尽管我国钢铁物流量已位居各行业之首,但至今没有属于自己的标准。明年,随着两部钢铁物流国标的正式落地,这一现状有望改变。

11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方面获悉,《钢铁物流互联网公共商务信息平台建设》和《钢铁物流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规范》两部钢铁物流关键技术国家标准,日前已正式进入意见征集阶段。

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秘书长王建中对记者表示,“标准有望明年上半年出台,并向全国钢铁行业推行。标准的出台也意味着国内钢铁物流行业长期存在的传统‘散小乱’格局有望改变。”

标准化滞后制约发展

近年来,随着钢铁物流业在国内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严重滞后的标准化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7.17亿吨。据估算,2015年粗钢产量将达到7.44亿吨,中国将产生接近40亿吨的钢铁物流。如果以钢材物流、仓储的费用在150-200元/吨估算,钢材物流产业规模将高达1300亿元左右,这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物流领域是导致钢价大幅波动、经销商盲目囤货的关键环节之一,钢铁物流业的行业秩序亟待规范。”在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副秘书长盛志诚走访了一圈钢厂实地调研后,他发现,目前各主要钢厂虽然主要品种的标识接近,但是仍未达成行业统一标准,渐而造成产品接收和验货往往要依靠惯例和经验来操作。

“由于钢材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同样的钢材品种,由于产自不同的厂家,其价格在市场上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盛志诚告诉记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加快“钢铁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目前我国钢铁物流量已位居各行业之首,但令人讶异的是,却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标准体系框架。

“目前我国的钢铁行业在流通和物流环节中的运输、仓储、管理和信息化等方面都没有规范,流通企业相比于钢厂来说集中度更低,并且小而散乱,急需制定相关标准加以规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此前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两部标准先行落地

在国内首部钢铁物流标准出台的背后,记者也注意到其历经多次调研和论证。

“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制定涉及内容广泛,对此,我们是历经多次调研和论证。起草小组多次组织深入相关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副秘书长王喜民对记者透露,截至目前,已经对鞍钢集团、中国远洋物流公司等相关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0年10月,根据国家标准委员会要求,中物联钢铁物流专委会牵头,并联合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西本新干线等单位共同启动“钢铁物流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该钢铁物流标准体系共包括《钢铁物流作业规范》、《钢铁物流验货操作规范》、《钢铁物流分类包装标识规范》、《钢铁物流实物与互联网信息交互技术规范》、《钢铁物流互联网公共商务信息平台建设》五个标准规划草案。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