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新民晚报》记者就产能话题采访西本新干线刘秋平
2013年10月17日08:55 来源:西本资讯
晚报记者 王毅鹏 报道 制图 邬思蓓
昨日晚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及,未来五年重点推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江西等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整合分散钢铁产能,推动城市钢厂搬迁,优化产业布局,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不仅为治理雾霾提供捷径,也为钢铁产能的优化提供了出口。不过,这建立在控产目标能实现的基础上。因为2005年中国发布的第一个钢铁行业产业政策就提出要控制产能,钢铁产能却从2005年4.7亿吨攀升至目前的10亿吨。中国钢铁产能调控进入了“越调越多”的怪圈。
指导意见 压缩产量
对于8000万吨产能,分析师胡艳平表示,由于是五年内实现,短期来说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据统计,2012年中国钢铁产能为9.7亿吨,预计2013年中国钢铁产能将达10亿吨左右。
“每年压缩不到2000万吨,仅占产能的2%,影响不会很大。” 如果真能实现压缩产能,不管多少,对于目前产能过剩、利润率过低的钢铁行业还是有利的。单从数字来说影响不会很大,但从预期来说,对缓解市场心态和供应压力还是有很好的影响。
业内人士表示,钢铁产能过剩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一些地方为发展地方经济,还是不遗余力地上马钢铁项目,不仅加剧环境污染,也干扰了钢铁市场的自我调节,致使我国钢铁行业日渐畸形化—能卖钱的生产不了,卖不上钱的产品却堆积如山。因此,压缩8000万吨钢铁产能,不仅为治理雾霾提供捷径,也为钢铁产能的优化提供了出口。
徐向春表示,由于目前中国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加,钢铁主产区华北京津冀地区饱受雾霾之苦,舆论压力甚大,此次钢铁产能调控可能出现一些效果。9月6日河北省发布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提出,到2017年,全省钢铁产能将削减6000万吨。
“此次调控会减少潜在的需求,在供应上,更有利于买方。”胡艳平说。
两位分析师都表示,这种影响是建立在控产目标能实现的基础上。
越调越多 矛盾怪圈
中国政府为控制钢铁产能已发布很多政令。从2005年中国发布的第一个钢铁行业产业政策就提出要控制产能,但中国的钢铁产能却从2005年4.7亿吨攀升至目前的10亿吨,中国钢铁产能调控进入了“越调越多”的怪圈。
2亿吨的过剩产能、不断增加的存量与不得不持续生产的矛盾,让钢铁行业陷入“扩产—亏损—再扩—再亏”的怪圈。现有的落后产能淘汰模式不但无法奏效,还起到了反面效果,使这一现象愈演愈烈。据记者了解,由于政府补贴的存在,部分企业仍能亏本销售,这不仅破坏市场稳定,而且成效如何尚待观望。
钢材市场的萧条并不能使上游钢企的高炉、生产线停止运转。“这是由钢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一家钢厂业内人士表示,高炉一旦点火,就不能轻易停止运行,否则会使炉体受到严重损伤。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只能降低炉温,延长产品出炉时间,这被称为“闷炉”。
因此,在抛开各种运营成本之后,每吨钢材如亏损300元之内工厂就会继续生产,如果超过300元则考虑“闷炉”,超过500元才会考虑把炉子停掉。“一个1亿元建起来的高炉,完全熄火再点燃,需要1千多万元,而且要1~2年才能恢复正常生产。即便"闷炉",也容易导致炉体受损。因此,略微减低产量,进行"大锅小炒"是最靠谱的做法。”他这样说。
这一背景下,各大钢企库存普遍处于高位。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27家钢企公布2013年中期报告,这些公司上半年存货总额约为1582.5亿元,而净利润总额才36.8亿元,存货总额为净利润总额的43倍。下游带给钢企的压力不仅体现在库存方面。去年以来,国内不少钢贸商联合起来进行“价格逼宫”,要求大型钢企下调产品出厂价格。
“现在钢企状况比钢贸商更惨,我们至少可以歇业、转行,钢企却不行。他们一旦停止生产,就如不踩脚踏板的自行车一样,哗啦一声就倒了。”在这一背景下,钢企利润率“惨不忍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钢企平均销售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06%下降到0.13%。
季报喊亏 关停信号
即将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上,钢铁股仍是重灾区。
河北钢铁发布2013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1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674万元~1469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90%。公司称,2013年前三季度,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钢材价格依然在低位运行,原燃料特别是铁矿石价格降幅低于钢材价格降幅,致使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
华菱钢铁发布2013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前三季度亏损2.58亿元~2.78亿元,去年同期公司亏损约25.5亿元。不过三季度公司盈利1.06亿元~1.2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2.45亿元。给了投资者一线希望,但从全年来看,公司扭亏难度极大。在业绩亏损打击之下,华菱钢铁股价已经跌至“1”区间,昨日以1.91元报收,与公司3.18元/股的净资产相比,折价近40%。
南京一家民营钢厂负责人说,当前钢厂资金紧张,不言而喻。而资金问题,或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该负责人指出,过去贸易商先打款订货,如今贸易商自身难保,其“蓄水池”功能已十分弱化。这也决定了此前钢厂通过预售货款这一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变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88家骨干民营钢厂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2.43亿元,销售利润率0.31%; 去年同期上述钢厂平均吨钢利润33元,今年降到8.7元。其中有42家亏损,亏损额达到63.2亿元,亏损面达47.7%。
一直以生存能力强著称的民营钢厂,今年也开始挺不住了。此外,民营钢厂一直以来低于大中型钢厂的负债率,也开始亮起“红灯”。业内人士指出,民营钢厂素来凭借灵活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等手段,普遍盈利状况都优于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今年以来却频频传出关停、破产的传闻,这或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信号。
中钢协最新消息显示,当前163家钢厂高炉开工率91.65%,环比增加0.26%,但69.33%的钢厂盈利环比下降1.22%。“此次PMI指数回落,主要源于钢铁金九银十预期的落空”。其中,9月中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为1322万吨,比上旬高5%,比8月末高3.1%,全国钢厂库存开始增长。
富宝成本监测数据显示,10月10日唐山钢企钢坯生产成本约为每吨3025元(未计任何税款),市场150×150、Q235普碳坯不含税售价每吨2860元,即钢坯利润水平约为每吨-165元,制坯厂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钢价下跌 矿石上扬
钢价走弱,铁矿石价格却一直处于高位。
今年9月,国内的钢材市场延续了8月下旬的回落行情。尽管整个9月钢市表现不如人意,但进口矿价格依然维持在130美元/吨左右的高水平。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9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7458万吨,较上月增加557万吨,同比增长14.72%,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分析人士表示,庞大的铁矿石进口量解释了缘何矿价坚挺,而现货市场资源不足使得铁矿石的进口量一再扩大。
自8月下旬起,乃至整个9月,国内钢材价格阴跌不断。截至9月末,钢材综合指数已从8月高点回落了3个百分点。当月,我国的钢材出口情况不佳,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9月份我国出口钢材492万吨,月环比大幅下降了19.9%。
尽管国内钢材市场持续阴跌、出口不甚理想,但当月铁矿石市场则依然呈现出一抹亮色。据Mysteel进口矿价格指数显示,62%品位的澳洲粉矿,9月均价为每吨133.83美元,较8月均价仅小幅回落了每吨2.68美元。
此外,当月的铁矿石进口量快速增长。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9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7458万吨,较上月增加557万吨,同比增长14.72%,继今年7月后再度创下单月历史新高。西本新干线分析师刘秋平表示,铁矿石进口再创单月新高水平,说明国内钢厂原料需求极为强劲,后期开工率或持续高位;而月度钢材出口环比回落接近20%则说明国际市场需求走弱,叠加国内钢厂10、11月以来的订单下滑效应,后期钢材市场供需矛盾或更为突出。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8-1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东方财富网》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13《财经头条》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