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金融网:产能过剩行业使用票据到期偿付风险恐反噬银行

2013年08月12日09:01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产能过剩行业使用票据到期偿付风险 恐反噬银行

据Wind统计,2012年钢铁、有色、煤炭、化工、水泥和造纸行业的短期贷款分别为2777亿元、1933亿元、917亿元、1942亿元、449亿元和355亿元,合计9093亿元。与2011年相比,这六个行业短期贷款的增幅为28%。而今年一季度,短期贷款依然主要流向这六大行业,合计为10023亿元,占A股所有上市公司短期贷款的34%。

业内人士分析指称,投资过多导致过剩产能堆积,而这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又占用了大量的信贷资源,陷入依靠融资而非利润来维持企业生存的“怪圈”当中。

经济研究人士刘海影指出,许多僵尸企业的“存在恶化了过剩产能,压迫别的公司也难以获利。这样,融资规模越大,过剩产能越严重,投资回报率越低,反过来融资需求越庞大,构成恶性循环。”

大批产能过剩行业过度占用信贷额度,受累的还有饱受融资之苦的小微企业。受资质所限制,在夹缝之中的小微企业多涉足民间借贷,风险极易集中暴露,反噬银行。另外,产能过剩行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大量存在,出于对风险和利益的考量,贷款规模相对紧张情况下,银行机构通过签发票据渠道借出短期贷款,这其中被钢贸、煤炭等行业消化使用的票据规模占比甚高,也不免有部分票据“空转”的现象存在。

这部分被正在经历“去库存化”阵痛的产能过剩行业使用的票据的到期偿付风险会否暴发、如何应对解决便成为银行业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曾发文指出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和直接融资。西本新干线指出,作为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信贷限制,钢铁行业资金紧张的局面难以改变。如此一来,前述行业票据到期偿付能力大幅削弱,对银行可能造成的影响即为逾期贷款的产生及大规模的票据兑付款项垫付,资金压力较大。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