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北京商报:中钢协将建恶性竞争黑名单
2013年05月03日12:39 来源:北京商报
眼看国外不断挥舞反倾销大棒,而国内钢价也迟迟难有明显起色,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开始谋划针对钢铁行业出台“恶性竞争”惩罚机制。
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获悉,目前,国家正在对钢铁行业的成本进行调研,一旦成本价确定,将对故意低于成本价销售的钢企进行曝光等惩罚。
成本测算难度大
“确实要对恶性竞争钢企进行治理,”中钢协常务副会长朱继民证实,“在整个行业经营都非常困难的时候,个别企业一味地去低价销售,违反了价值规律,也扰乱了行业秩序。将来行业会出台成本标准,对违规低于成本价销售的企业实行定期公布黑名单等惩罚办法。”
据介绍,上述恶性竞争惩罚办法正在加紧制订,而如何判定钢企属于违规低价销售成为一大关键。“目前钢企成本标准正在设定中,但也存在不小的困难,因为成本每个月的变化很大,成本测算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朱继民透露。
事实上,对于低价销售的干预也反映出今年钢企生存状况依旧堪忧。据中钢协统计,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虽然实现扭亏为盈,但是利润呈逐月下降态势,其中1月利润为13.38亿元,2月下滑至9.98亿元,3月则只有2.67亿元。另外,钢企销售利润率为0.28%,亏损面为34.9%,其中3月亏损面更达到45.3%。
供大于求矛盾加剧
更令业界忧心的是,与钢企走下坡路的销售状况相比,钢铁产能过剩的这一顽疾却继续恶化。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市场正处于钢材需求淡季,但全国粗钢产量增长9.1%,平均日产量达到了213.2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
中钢协坦言,在市场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钢铁产量大幅增长,使钢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
大量扩产致使钢材社会库存和钢企库存均呈逐月增加态势。
至3月末,全国主要钢材市场、主要钢材品种社会库存量比上年末增加了1000多万吨,增幅超过80%。同期大中型钢企库存为1483万吨,比年初的1006万吨增加了477万吨,增幅47.4%。库存的猛增让不少钢企开始低价抛售,而此举不仅让国内市场更加混乱,也成为海外贸易摩擦激增的一大原因。
据记者拿到的最新统计报告,进入2013年以来,已陆续有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就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和贸易保护,今年一季度涉及案件就有十多起,特别是东盟国家,近期反应强烈,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业内不看好惩罚机制
不过,尽管钢铁行业面临内忧外患,但业内人士对于未来出台的“恶性竞争”惩罚办法并不十分看好。
“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钢企大多为了减少库存压力,被迫低于成本价销售,我认为这属于市场行为。由此可见,钢铁业‘恶性竞争’的判定非常不容易,更别说惩罚了。”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另一方面,该人士也指出,国家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恶性竞争行为行业协会应该无权处罚,如果仅是公布黑名单,其震慑作用则极为有限。而且,按照其他行业出台的恶性竞争处罚办法来看,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总体而言,钢铁企业“高成本、低盈利”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行业要想渡过难关可能最终还是要靠充分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去调节。
■数据统计
钢铁业一季度整体盈利
上市公司2013年一季报显示,钢铁、有色和航运是股市亏损的重灾区。随着经济缓慢复苏,加之企业启动各种“自救”手段,巨亏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略有好转。相比航运,钢铁上市公司的报表数字要好看一些。去年巨亏42亿元的*ST鞍钢,今年一季度实现利润5.4亿元,成功扭亏为盈。其他如武钢股份、杭钢股份,一季度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0%和154%。
虽然业绩出现改善,但市场并不买账。统计显示,从年初至今,A股钢铁板块整体跌幅超过10%,而同期上证指数仅下跌不到5%。
钢铁业虽然一季度整体盈利,但利润额逐月下降。“以最新的成本与钢价比,目前钢厂生产普亏150元/吨-200元/吨,4月将重陷亏损。”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表示。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8-1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东方财富网》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13《财经头条》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