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铁矿石大幅反弹 全球钢厂忙提价
2013年01月08日10:31 来源:上海商报
上海商报 记者 刘连英
尽管下游市场需求尚未明显改善,但是焦炭和铁矿石两大原料价格的持续反弹已令全球钢厂招架不住,只好被动上调出厂价。昨天,宝钢宣布上调2月份冷轧和热轧产品出厂价,这已是宝钢连续3个月上调出厂价。与此同时,印度4家钢厂在此前宣布上调1月份出厂价。
铁矿石四个月反弹78%
自去年9月以来,焦炭-铁矿石-钢铁产业链出现价格整体上涨的局面,而钢价的上涨却拉动进口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以更快的速度上涨,焦炭期价反弹幅度已经接近40%,铁矿石价格反弹近70%,而钢铁价格仅反弹20%左右。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6日,63.5%印度粉矿到岸价报于157美元/吨,较去年9月6日的年内低点88美元/吨,上涨了78.4%。
高价铁矿石侵蚀了钢厂利润。在中钢协2013年理事扩大会议上,中国钢铁协会会长、首钢集团董事长王青海指出,尽管2012年10月、11月经营状况有所缓解,但是截至11月底仍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处于亏损。
据了解,纳入钢协统计范围内的大中型钢铁企业,2012年1至11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2440亿元,同比下降5.37%;实现利税660亿元,下降57.73亿元,盈亏相抵利润为亏损19.7亿元。
为补亏全球钢厂忙提价
由于铁矿石和焦炭等成本推动,全国主要钢厂近期不断发布上调价格的信息,从国内来看,据监测,仅1月5日当天全国主要钢厂就有26家发布上调价格信息,且调价钢厂数量继续增加,其中,19家钢厂上调了建筑钢材的出厂价格,上涨区间在10-100元/吨,6家钢厂上调了板材品种的出厂价格,上涨30-80元/吨。
而在昨天,宝钢也宣布上调其主要产品的出厂价。1月7日,宝钢出台“2013年2月份国内期货销售价格调整信息”,热轧、酸洗、普冷、热镀锌、电镀锌、镀铝锌、无取向硅钢等主要产品价格全面上调80-160元/吨,
实际上,焦炭和铁矿石这两大基础原料的大幅上涨令全球钢厂都不得不被动提价。前不久,印度的4家钢厂同时宣布上调出厂价,幅度在500-1400卢比/吨。相当于人民币每吨上调了大约60元到160元左右。
其中拉什特里亚伊斯帕特尼伽姆公司(RINL)继去年12月提价500卢比/吨之后再涨500卢比/吨,JSW钢公司涨幅约2%,为750卢比/吨,埃萨钢公司亦在去年底部分产品提价后1月份再涨3%-4%,幅度1000-1400卢比/吨,京德勒钢和能源公司(JSPL)提价最多1000卢比/吨。而印度钢铁管理局(SAIL)钢价也有上涨迹象。
虽然市场普遍预计,新年过后印度国内钢市场趋于改善,但目前需求尚无增加迹象。因此对于此次提价,钢厂也将其归结为成本推动。JSW钢公司就对外表示,成本增加是此次提价主因,受卡纳塔克邦、果阿和Odisha邦暂停开采的影响,其一直在以高价采购质低的铁矿石,且运费也大幅增加。
宝钢已连续三个月提价
根据宝钢昨天的涨价政策,上涨幅度较上一次明显加大,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宝钢连续三月上调板材出厂价格。
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认为,这是宝钢自2012年12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对出厂价格进行全面上调,热轧、冷轧等主流品种出厂价格不含税累计上调幅度达到280-350元/吨,反映出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板材市场形势已得到明显改善。随着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宝钢出厂价格上调,预计随后出台价格政策的鞍钢、武钢、首钢等钢厂2月份出厂价格也将全面上调。
邱跃成指出,市场价格上涨、钢厂订单改善以及成本推动,是钢厂价格连续上调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主要市场热轧、冷轧平均价格较去年9月底已累计反弹600-800元/吨,反弹幅度在20-25%,而同期进口铁矿石价格累计反弹幅度更是已经超过70%。钢厂出厂价格出现大幅上调,也在情理之中。
分析认为,此次宝钢上调出厂价格符合市场预期,自去年12月份以来,国内钢材价格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2013年1月上旬更是迎来一波开门红。此次,宝钢2月份出厂价格的全面上调,将进一步刺激市场看涨心态,后期板材价格有望继续拉高。根据历史数据,3、4月份是钢材市场的传统旺季,钢贸商囤货热情逐渐高涨,钢材价格一般从2月份开始走高。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8-1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东方财富网》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13《财经头条》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