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产量和库存双降钢市释放积极信号
2012年11月09日08:57 来源:期货日报
期货日报 记者 吴遐
粗钢日均产量下降对当前的钢市来说,是一个好事。10月下旬,我国粗钢日均产量环比降幅大大出乎市场的预料。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布最新数据,2012年10月下旬,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51.95万吨,旬环比下降5.36%;预估全国粗钢日均产量为192.57万吨,旬环比下降3.67%。
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看来,10月下旬粗钢日均产量环比下降,主要得益于宝钢、重钢、唐山中厚板等钢厂对高炉进行集中检修。
11月份也有不少钢厂检修或减产。据数据,调查的66家线材(3770,0.00,0.00%)钢厂,11月份有7条生产线检修或减产,影响产量29.7万吨,占其总产量的3.9%;调查的82家螺纹钢钢厂,11月份有21条生产线检修或减产,影响产量70.25万吨,占其总产量的5.3%;调查的38家热轧卷板钢厂,11月份有14条生产线检修或减产,影响产量172.6万吨,占其总产量的10.3%;调查的42家中厚板钢厂,11月份有44条生产线检修或减产,影响产量189.68万吨,占其总产量的25.8%。
粗钢日均产量的下降缓解了市场一些担忧情绪,钢厂库存的减少则进一步向市场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去年钢厂的平均库存850万吨左右,今年以来钢厂的库存基本维持在1000万吨以上,8月中旬库存达到峰值,为1248.6万吨。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全国钢材(3627,-11.00,-0.30%)库存1038.23万吨,较10月20日下降65.31万吨,说明钢厂已开始去库存。
“10月份以来终端采购明显加大,下游加工企业的采购量也在恢复,拉动了钢材需求。以热轧为例,平均价格较上周五上涨了80元/吨。”董军浩表示,与此同时,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降幅不大,且价格稳定,这说明钢厂还是以消耗前期库存矿石为主,并没有大规模增加产能。
由于今年钢材市况不好,多数钢厂采取直接对终端发货的模式。“随着9月份钢价的回升,出于对价格上涨的担忧,终端开始适当囤一些钢材。”业内人士表示,这也带动了不看好后市的钢贸商。“为了维护与钢厂和客户关系,钢贸商也开始尝试囤一些常用规格的钢材,帮助钢厂消化了一些库存”。
不过,随着天气转冷,华北、西本、东北等地户外施工难度增加,建筑工地对钢材的需求减弱,再加上今年钢贸商资金普遍紧张,冬储意愿不强,北方钢厂冬季合同将面临较大压力。为了缓解出货压力,北方钢厂近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部分钢厂已计划加大资源南下力度。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8-1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东方财富网》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13《财经头条》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