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博差价”难以为继 钢贸游戏规则生变

2012年04月24日17:01   来源:中国证券报
摘要:西本新干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志诚在最近举行的“钢铁物流全国行”论坛的看法也是异曲同工。他认为,尽管从资金面看,钢市短期中性偏利好,但资金的行业区分已经明显显现出来,钢铁行业尤其是钢贸行业,属于信贷高危区,会被调控。

中国证券报  记者 李晓辉

4月23日,吴文章指出,“钢材价格价格波动区间缩小,博取价差的钢材贸易模式难以为继,现在已经没机会赚差价的钱了。”他是在21-21日召开的第八届钢铁产业发展战略会议做出上述表示的。实际上这种看法已经获得了行业内普遍的认可,当天包括钢铁企业、大型钢贸上等也较为深入的探讨了这个“转型的难题”。

据统计,以螺纹钢品种为例,在2007年、2008年,螺纹钢价格当年的振幅分别高达45、49.6%,而今年至今4个月时间,振幅只有6.1%。这不仅仅是螺纹钢品种的特性,包括冷、热轧等品种都存在同样的价格起伏减小的问题。而价格波动是中间流通环节的钢贸商赖以生存的土壤。

西本新干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盛志诚在最近举行的“钢铁物流全国行”论坛的看法也是异曲同工。他认为,尽管从资金面看,钢市短期中性偏利好,但资金的行业区分已经明显显现出来,钢铁行业尤其是钢贸行业,属于信贷高危区,会被调控。

盛志诚还详细剖析了钢铁行业目前存在的困局,他指出,目前钢贸企业、生产企业同业竞争日趋恶化,跨行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参与竞争的门槛也在不断提升,传统盈利已经失灵。

“钢材贸易商是10万还是30万家,实际这不重要,由于中国经济模式开始转变,现在整个钢铁行业也必须要变,传统模式很难赚钱,重要的是各家要有自己的办法”,当天一位参加会议的大型国有钢贸企业对本报记者表示。

对于未来的出路,盛志诚建议,不同规模的贸易商首先要从上游资源掌控能力、下游渠道拓展能力、资金保有使用能力对有个自我评估,然后再选择坚守或退出。另外,对于大型贸易商,要运用自身资金、品牌优势搭建平台,实现跨区域平台资源联动,而对中小贸易商,可加盟品牌好,资金实力强大的平台作为依靠。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