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农村岂能沦为地条钢泛滥“温床”
2012年04月16日12:04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农村岂能沦为地条钢泛滥“温床”
2012年3月12日,乌鲁木齐警方联合质监、工商部门,将一非法生产地条钢的加工点捣毁;3月16日,广东省开平市民警与质监稽查执法人员联合行动,端掉塘口镇一家地条钢生产黑窝点;3月23日,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执法人员查处本区九墩乡小泉村一非法生产地条钢窝点;4月8日凌晨,江西省修水县警方深夜出击,捣毁两家暗藏深山6年的“地条钢”黑工厂……
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从新闻中可以找出不下十条关于各地“地条钢”的非法生产消息。查处的频繁程度说明,近几年地条钢生产窝点数量还在上升,也折射出这一非法生产现象的极具严重。
往往一个破棚,1~2个小电炉,几个工人就可以生产。只需将回收来的废钢、废铁倒入电炉中加热融化,再将融化后的铁水倒入钢模自然冷却,取出后就是“地条钢”,根本不进行有效的成分和质量控制。事实上,早在2002年7月,地条钢的生产销售就已经列入国家严厉打击对象。
时隔多年,表面来看,地条钢生产的猖獗态势似乎得到有效控制,但这几年的数据证明,其实不然,只是面临国家的明令禁止转移到了“地下”罢了。
如果非说这些年取得过成绩的话,那只能庆幸地条钢在城市内的销售活动及建设使用上相对得以缓解,假冒伪劣钢材充斥市场的数量明显回落。但由于农民自建房对钢材质量把控不严,多数为了图便宜,且往往不会索取发票等原因,致使地条钢在农村乡镇的生产、销售一直屡禁不止。
农村已经沦为地条钢泛滥的“温床”。
从查获的黑窝点情况来看,最差的年产量也达到了近百吨,规模大的甚至上千吨。而吸引他们生产并牟取暴利的正是农村这块特殊市场。据不完全测算,目前我国农村新建住房每年都要消耗钢材2000万吨左右,这其中60%~85%的钢材为地条钢,而部分自建房的地条钢使用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据中国建材流通协会之前调查的数据推算,目前我国2.2亿户农村居民中,约有1985万户有新建住房要求。
然而,产品质量低劣的“地条钢”泛滥农村,必将致使广大的农村及建筑承包商在购买这种非合格产品后,将不确定的安全隐患留在建筑物当中,直接威胁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带来极大后顾之忧。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为农民自建房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回忆近几年,我国因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连续发生的楼房倒塌等重大恶性事故,相当部分与建筑钢材的质量有关。
此外,由于每吨地条钢的生产过程耗电高达700~800千瓦时,不仅大幅挤压农村用电,其高能耗冶炼过程还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环境污染。
绞杀地条钢,成为一场不得不打的“持久战”。其实我们只有一个要求:“保障老百姓的人身住房安全。”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一时的热情上。不难看出,执行力在这一进程中已然成为棘手问题。
事实上,透过“地条钢”事件,在其猖獗出现的背后,需要接受拷问的绝不只是一些存在乡村、深山的钢铁黑窝点及涉案人员;还有各地方政府部门政策执行力究竟如何,监管、引导机制是否完善,受到威胁的农民如何更有效地维护权益等问题,都需要像关注“地条钢”一样得到社会强烈关注和监督。(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京)
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从新闻中可以找出不下十条关于各地“地条钢”的非法生产消息。查处的频繁程度说明,近几年地条钢生产窝点数量还在上升,也折射出这一非法生产现象的极具严重。
往往一个破棚,1~2个小电炉,几个工人就可以生产。只需将回收来的废钢、废铁倒入电炉中加热融化,再将融化后的铁水倒入钢模自然冷却,取出后就是“地条钢”,根本不进行有效的成分和质量控制。事实上,早在2002年7月,地条钢的生产销售就已经列入国家严厉打击对象。
时隔多年,表面来看,地条钢生产的猖獗态势似乎得到有效控制,但这几年的数据证明,其实不然,只是面临国家的明令禁止转移到了“地下”罢了。
如果非说这些年取得过成绩的话,那只能庆幸地条钢在城市内的销售活动及建设使用上相对得以缓解,假冒伪劣钢材充斥市场的数量明显回落。但由于农民自建房对钢材质量把控不严,多数为了图便宜,且往往不会索取发票等原因,致使地条钢在农村乡镇的生产、销售一直屡禁不止。
农村已经沦为地条钢泛滥的“温床”。
从查获的黑窝点情况来看,最差的年产量也达到了近百吨,规模大的甚至上千吨。而吸引他们生产并牟取暴利的正是农村这块特殊市场。据不完全测算,目前我国农村新建住房每年都要消耗钢材2000万吨左右,这其中60%~85%的钢材为地条钢,而部分自建房的地条钢使用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数字。据中国建材流通协会之前调查的数据推算,目前我国2.2亿户农村居民中,约有1985万户有新建住房要求。
然而,产品质量低劣的“地条钢”泛滥农村,必将致使广大的农村及建筑承包商在购买这种非合格产品后,将不确定的安全隐患留在建筑物当中,直接威胁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带来极大后顾之忧。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为农民自建房埋下了一颗“隐形炸弹”。回忆近几年,我国因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连续发生的楼房倒塌等重大恶性事故,相当部分与建筑钢材的质量有关。
此外,由于每吨地条钢的生产过程耗电高达700~800千瓦时,不仅大幅挤压农村用电,其高能耗冶炼过程还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环境污染。
绞杀地条钢,成为一场不得不打的“持久战”。其实我们只有一个要求:“保障老百姓的人身住房安全。”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或者一时的热情上。不难看出,执行力在这一进程中已然成为棘手问题。
事实上,透过“地条钢”事件,在其猖獗出现的背后,需要接受拷问的绝不只是一些存在乡村、深山的钢铁黑窝点及涉案人员;还有各地方政府部门政策执行力究竟如何,监管、引导机制是否完善,受到威胁的农民如何更有效地维护权益等问题,都需要像关注“地条钢”一样得到社会强烈关注和监督。(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京)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8-1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东方财富网》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13《财经头条》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
新闻排行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