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现代物流报:沙钢下调出厂价螺线市场遭强震
2012年02月21日13:23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现代物流报:建筑钢市的冬天仍没过去。
建筑钢市的冬天仍没过去。
2月11日,沙钢再次看空后市,下调2月中旬建筑钢材报价。其中线材价格下调150元/吨,螺纹钢价格下调100元/吨,Φ16~25mmHRB400螺纹钢出厂价格为4400元/吨,盘螺价格下调200元/吨。
尽管之前一向被称作价格风向标的宝钢宣布上调了3月份出厂价,但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的反向调价也并非毫无道理。“这可能让更多钢材经销商再度陷入失望与迷茫中,可它更是代表着市场的真实反映。”
沙钢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钢材生产企业,其一举一动均牵动着建筑钢材市场的走向。近日,永钢、南钢、萍钢等华东大型建筑钢材企业均出台2月中旬价格政策,除南钢维持建筑钢材上期基价不调整外,其他钢厂较上旬价格均明显下调。
沙钢调价不属“悖离”宝钢
宝钢是国内钢铁行业巨头,在往年,宝钢上调出厂价通常都会带动其他钢厂同步上调。但“对比沙钢,前者是月度定价,后者为旬度定价,一个是以板材为主,一个是以建筑用材为主,不同的供需关系自然有不同的出厂价格。”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如是说。
尽管节后钢材市场仍保持弱势运行,但板材表现相对较好。在华泰证券分析师赵湘鄂看来,受气候和需求预期影响,节后建材需求启动较慢,而工业生产有望率先启动拉动板材需求;去年长材赢利好于板材,致使板材生产企业减产较为明显,供应压力较小。此次宝钢上调3月份出厂价格正是短期内板材供需状况好于长材预期的体现。
上海盖群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勇告诉本报记者:“在疲软的行情中,宝钢的汽车板、船板等板材销售情况还不错,宝钢此次上调价格离不开需求见涨因素。”据了解,目前该公司销售顺畅,库存近乎清空。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从宝钢出台的3月份价格政策来看,与2009 ~2011年同期相比,此次上调的价格幅度很小,很大程度上其实反映了整体钢市的疲弱、钢价上扬乏力。纵然武钢也随之小幅上调了出厂价,但市场仍有许多经销商对此不为看好。“宝钢此次提价只是对颓废钢市的一次提振,虽然宝钢板材产品价格和档次高于市场普通品种,可从板材利润变动来看,现热卷、冷板和中板的加权利润分别为-391.4、-2.5和-425.0元/吨,毛利率分别为-10.80%、-0.06%和-11.71%,所以当前背景下钢厂更有意愿通过提价来转移成本压力。”赵湘鄂分析。也就是说,2月份的钢市行情并未得到真正好转。
而沙钢下调出厂价,还是合同订单压力。在邱跃成看来:“市场价格与钢厂价格一直倒挂,商家订货不积极,螺线市场价近期一直处于下跌。整体来说,归结于市场行情未启动。”
建筑钢市未见“开门红”
建筑钢材行情未启动是沙钢下调价格的原因所在,这是市场规律使然。
日前记者在走访上海、苏州、无锡等地钢材市场时发现,今年建筑钢材市场启动缓慢。多家受访经销商反映:“往年年初的开工热潮没有出现,春节后钢价因下游积极采购而大幅拉涨憧憬成为浮云,而相反的是今年年初库存开始大幅拉升。”
预期中的“开门红”行情没有如实兑现,建筑钢材贸易商情绪转为极度悲观。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沙钢此次产品下调幅度不大,主要是对后市的行情仍有所期待。沙钢是旬度定价,整个2月都会下调出厂价,而在螺线行情真正启动之前,部分主产建筑钢材的钢厂恐怕还会高频率、小幅度的下调价格。
迟钝缓慢的螺线后市同时也给钢贸商带来了销售压力和亏损风险。上海国师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凤竹对记者坦言:“沙钢的螺线降价让我们有所亏损,惟一庆幸的是公司库存不多,现在的行情只能用‘不好’来形容。”对此邱跃成表示,基于在本次华东地区主导建筑钢材钢厂相继出台的2月中旬价格政策中,大幅降价、补差成为主流,显示出钢厂合同组织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钢厂价格的大幅下调很可能会引起市场价格的进一步走低。市场需求一片低迷、社会库存大幅攀升、钢厂价格大幅下调,短期国内钢价仍面临较大的向下调整压力。
事实上,这些并未脱离我们的预想,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赢利仍将面临艰难的困局。有着相同看法的赵湘鄂认为:“虽然宝钢上调价格,可并没有带动全部钢厂价格上调。如接下来矿价同步上涨,对于钢铁企业赢利而言压力并不会减轻,一季度钢厂的赢利难言大幅回升。”(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京 孙飞)
2月11日,沙钢再次看空后市,下调2月中旬建筑钢材报价。其中线材价格下调150元/吨,螺纹钢价格下调100元/吨,Φ16~25mmHRB400螺纹钢出厂价格为4400元/吨,盘螺价格下调200元/吨。
尽管之前一向被称作价格风向标的宝钢宣布上调了3月份出厂价,但作为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企业,沙钢的反向调价也并非毫无道理。“这可能让更多钢材经销商再度陷入失望与迷茫中,可它更是代表着市场的真实反映。”
沙钢是国内最大的建筑钢材生产企业,其一举一动均牵动着建筑钢材市场的走向。近日,永钢、南钢、萍钢等华东大型建筑钢材企业均出台2月中旬价格政策,除南钢维持建筑钢材上期基价不调整外,其他钢厂较上旬价格均明显下调。
沙钢调价不属“悖离”宝钢
宝钢是国内钢铁行业巨头,在往年,宝钢上调出厂价通常都会带动其他钢厂同步上调。但“对比沙钢,前者是月度定价,后者为旬度定价,一个是以板材为主,一个是以建筑用材为主,不同的供需关系自然有不同的出厂价格。”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邱跃成如是说。
尽管节后钢材市场仍保持弱势运行,但板材表现相对较好。在华泰证券分析师赵湘鄂看来,受气候和需求预期影响,节后建材需求启动较慢,而工业生产有望率先启动拉动板材需求;去年长材赢利好于板材,致使板材生产企业减产较为明显,供应压力较小。此次宝钢上调3月份出厂价格正是短期内板材供需状况好于长材预期的体现。
上海盖群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东勇告诉本报记者:“在疲软的行情中,宝钢的汽车板、船板等板材销售情况还不错,宝钢此次上调价格离不开需求见涨因素。”据了解,目前该公司销售顺畅,库存近乎清空。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从宝钢出台的3月份价格政策来看,与2009 ~2011年同期相比,此次上调的价格幅度很小,很大程度上其实反映了整体钢市的疲弱、钢价上扬乏力。纵然武钢也随之小幅上调了出厂价,但市场仍有许多经销商对此不为看好。“宝钢此次提价只是对颓废钢市的一次提振,虽然宝钢板材产品价格和档次高于市场普通品种,可从板材利润变动来看,现热卷、冷板和中板的加权利润分别为-391.4、-2.5和-425.0元/吨,毛利率分别为-10.80%、-0.06%和-11.71%,所以当前背景下钢厂更有意愿通过提价来转移成本压力。”赵湘鄂分析。也就是说,2月份的钢市行情并未得到真正好转。
而沙钢下调出厂价,还是合同订单压力。在邱跃成看来:“市场价格与钢厂价格一直倒挂,商家订货不积极,螺线市场价近期一直处于下跌。整体来说,归结于市场行情未启动。”
建筑钢市未见“开门红”
建筑钢材行情未启动是沙钢下调价格的原因所在,这是市场规律使然。
日前记者在走访上海、苏州、无锡等地钢材市场时发现,今年建筑钢材市场启动缓慢。多家受访经销商反映:“往年年初的开工热潮没有出现,春节后钢价因下游积极采购而大幅拉涨憧憬成为浮云,而相反的是今年年初库存开始大幅拉升。”
预期中的“开门红”行情没有如实兑现,建筑钢材贸易商情绪转为极度悲观。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沙钢此次产品下调幅度不大,主要是对后市的行情仍有所期待。沙钢是旬度定价,整个2月都会下调出厂价,而在螺线行情真正启动之前,部分主产建筑钢材的钢厂恐怕还会高频率、小幅度的下调价格。
迟钝缓慢的螺线后市同时也给钢贸商带来了销售压力和亏损风险。上海国师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凤竹对记者坦言:“沙钢的螺线降价让我们有所亏损,惟一庆幸的是公司库存不多,现在的行情只能用‘不好’来形容。”对此邱跃成表示,基于在本次华东地区主导建筑钢材钢厂相继出台的2月中旬价格政策中,大幅降价、补差成为主流,显示出钢厂合同组织已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钢厂价格的大幅下调很可能会引起市场价格的进一步走低。市场需求一片低迷、社会库存大幅攀升、钢厂价格大幅下调,短期国内钢价仍面临较大的向下调整压力。
事实上,这些并未脱离我们的预想,今年一季度钢铁行业赢利仍将面临艰难的困局。有着相同看法的赵湘鄂认为:“虽然宝钢上调价格,可并没有带动全部钢厂价格上调。如接下来矿价同步上涨,对于钢铁企业赢利而言压力并不会减轻,一季度钢厂的赢利难言大幅回升。”(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京 孙飞)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相关链接 >>
· 2024-08-1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8-1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新浪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上海证券报》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同花顺财经》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22《东方财富网》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
· 2024-03-13《财经头条》引用西本新干线高级研究员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