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钢价全面下降地方投资放缓 国内钢企“过冬”难

2011年11月04日08:54   来源:新闻晚报
摘要:11月,主流钢企出厂价格全面大幅下调,部分钢厂暗补、优惠等政策层出不穷。钢铁业作为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行业,地方政府后继投资乏力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内钢企的生存环境,在投资放缓已成定局的当下,国内钢企正面临“过冬”难题。

新闻晚报  记者 王毅鹏

11月,主流钢企出厂价格全面大幅下调,部分钢厂暗补、优惠等政策层出不穷。钢铁业作为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最大的行业,地方政府后继投资乏力的问题已经影响到国内钢企的生存环境,在投资放缓已成定局的当下,国内钢企正面临“过冬”难题。

降价成钢企“主旋律”

降价正成为近期钢铁产业的主旋律。最新数据显示,印粉63.5期货价格从151美元/吨下滑至目前的133美元/吨,一周内累加下跌幅度达到18美元,而9月初其外盘报价曾高达190至191美元/吨,不到两个月时间,铁矿石价格距离今年最高点已经下跌了60美元之多,且跌势仍在继续。同时国内钢材贸易市场的钢价也出现数百元的跳水式下跌。

上月除宝钢11月份出厂价格以平盘为主外,鞍钢、武钢、首钢等板材厂家出厂价格全面大幅下调,部分钢厂暗补、优惠等政策层出不穷。建筑钢材沙钢、河北钢铁等钢厂本月出厂价格累计降幅均在300元/吨以上,西部地区成钢、攀钢等钢厂对出厂价格累计降幅更是高达600元/吨以上,市场上许久不见的保值销售政策也被部分钢厂再度推出,导致市场价格与钢厂价格出现轮番下跌的局面。

中投顾问冶金行业研究员苑志斌指出,目前欧洲经济低迷,铁矿石需求大幅下降,导致全球最大铁矿石公司淡水河谷将原计划发往欧洲的铁矿石转运中国,造成国内铁矿石供应猛增。但是国内市场受房地产政策的影响,增速放缓,需求不旺,各大钢厂也在纷纷减产。供需两方的矛盾造成国内钢铁产业逐渐步入寒冬。

中投顾问发布的 《2011-2015年中国钢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0年淡水河谷、力拓以及必和必拓三大矿山全年利润高达487亿美元,是中国钢铁产业全部利润的3.5倍。铁矿石供应受制于人的困局严重影响了国内钢铁产业的发展。

国内钢铁大而不强

据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提供的最新监控数据显示,在刚过去的一周内,上海区域钢材价格小幅走低,单周价格下跌40元/吨,截至10月28日报在4310元/吨;北京区域钢材价格试探走高,截至10月28日报在4250元/吨,单周价格上涨10元/吨;广州区域钢材价格跌后反弹,截至10月28日报在4530元/吨,单周价格下跌90元/吨。

西本新干线钢铁现货交易平台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国内主要市场优质品二级螺纹钢25mm平均价位在4356元/吨,较上周五下跌40元/吨;6.5mm高线平均价位在4550元/吨,较上周五下跌37元/吨。综合来看,深跌之后,钢厂减产降价行为有所增多,市场心态也开始恢复调整,短期企稳意愿明显增强。

西本新干线首席分析师刘秋平表示,货币政策微调的信号或已经出现。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却出现高达17638.09亿元的“赤字”。巨额财政赤字背后,地方政府后继投资乏力的问题或将凸显。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分析,中国钢铁产业大而不强,产业集中度低,并且对三大矿山的依赖性很强,这造成国内钢铁产业对外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状态,对内难以抵御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要改变这一现状,平安度过寒冬,国内钢铁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快结构升级,加强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快“走出去”步伐,控股海外铁矿资源。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