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钢材报价体系鱼龙混杂 塑造公信力成根本

2011年10月17日14:27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钢材报价体系鱼龙混杂 塑造公信力成根本
   “我这里只有一个任务,报价要准确。如果您是为了某一单合同或者今天的送货找我们来商量能不能修改报价,那对不起,对我们会员体系来讲,这个都是白搭。”盛志诚日前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则博文。
    作为国内知名钢铁现货交易平台西本新干线信息总监,盛志诚负责对公司日常报价体系的监管和审核。对其来说,如何应付市场上一些“寻求照顾”的要求是一件很头疼的事。
    近年来国内钢材流通行业的蓬勃发展,一个重要的伴生现象就是形形色色的报价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是由于需求的数量巨大,需求方的层次不同,以及钢材供给的区域性差别,又使得这种报价体系数量庞大而又鱼龙混杂。
    除西本新干线之外,国内还有数家机构报价在钢材流通市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各地还有区域性的钢材报价,分别由各大区域经销商、咨询商以及其他机构把持。
    这些市场报价体系如何生成?是否存在利益传导?各大报价机构如何锻塑自我公信力?市场报价体系对钢厂定价、金融市场的定价影响力究竟有多大?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在考验着这个新生行业从业者的智慧。
价格生成过程
    王婷,国内某知名钢铁报价机构的一位员工,她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对市场报价的采集。每天上午9点左右,王婷与所负责的区域经销商打电话询问当地市场价格,经过多方数据汇总之后,王婷通过详细计算,9点半准时把数据挂在公司的网站上。“我每天需要采集10个左右的样本,去掉一个最高价和一个最低价,然后计算出剩余样本的平均值,再加上一部分贸易商的利润价差,形成最终的价格。”王婷说。
    对于这部分利润差,王婷告诉记者:“我们做的不是市场销售价格,而是采购参考价。采购价里当然会产生一些额外费用,根据行情的好坏,这部分价差通常在50~80元左右。”“我所询问的经销商都是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这样采购的价格才更真实准确。而且这些采集点一般都是稳定的、定向的。”王婷说。
    除此之外,王婷所在的公司在各个区域还设有兼职信息采集员。这部分采集员也帮忙对价格的准确性审核、反馈。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多数报价机构多数都在采取王婷这种价格采集方式,在过去这种价格已经足够满足行业的需求。但是随着近期钢材价格波动日趋明显,这种采集方式已经沦为一些大型报价机构的初级产品,这些报价机构正在为自己的报价体系熔铸新的涵义。
市场的检验
    以西本新干线为例,该公司深耕钢材螺线品种,其发布的钢材价格指数已成全国螺线市场的风向标。但是西本新干线仍在将自己的价格指数凝练提粹,形成新的属性。“西本一份报价既要兼顾会员采购得到资源,又要保持供需双方透彻了解市场动向的工具。”盛志诚告诉记者,最终的目标是要努力实现价格的实时披露,实现行业信息实时对称。
    除此之外,这些大型报价机构还在将自我服务范畴扩大,在满足行业剧烈膨胀需求的同时,牢固巩固自我地位。“我们主要从用户需求角度出发考虑产品研发,增加产品的实用性。”盛志诚说。
    据了解,目前西本新干线产品线除了采集的价格之外,还包括公开的分析预警,以及一系列延伸的参考价格体系。涵盖铁矿石价格指数、焦炭价格指数、钢材产量、库存、进出口量、金融数据参数等与钢铁关联的方方面面。
    根据记者的采访,国内其他报价机构也在各方面拓展,国内钢材报价体系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
    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些机构的报价在钢厂、现货商、资本市场产生影响力。
    深圳太和投资衍生品投研总监周艳山每天都会收到一份各地的钢材现货报价和钢企报价。“我一般关注国内比较大的几家报价机构的报价,然后就是重要的区域性报价。”周艳山说,这些市场报价会成为其操盘的重要参考,判断现货的趋势。
    此外,这种报价也已经深深影响到钢厂的出厂价,中国***网资深分析师胡艳平告诉记者:“这种网站、机构已经成规模,是钢厂了解市场真实状况的渠道之一。”“目前国内市场存在两套价格体系:市场价格和钢厂价格,两者相互影响。国内的钢厂实际上没什么定价权,基本跟着市场走,且滞后于市场。”胡艳平说。
    这种报价体系甚至已经成为政府公务部门取证的参考价格数据。西本新干线内部人士向记者讲述了一则案例:在上海某中级法院判决的一则商业纠纷中,由于双方对产品价格各执一词,无法裁定,法院工作人员亲自到西本调取当日价格指数进行取证判决。
缺陷日渐显现
    钢材报价机构伴随着市场的需求而产生兴起。但是,不能不承认,钢材报价机构尽管数量和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部分报价机构的缺陷也日渐显现。
    在实际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大的贸易商对价格指数并不买账。尤其是一些区域性龙头企业主导本地市场报价,往往更加先于这些报价机构的当日报价。
    除此之外,上海市某规模较小的贸易商也告诉记者:“我们每天根据上一级 (代理)的信息制定自己的出货价,一般这种比较灵活,涨跌都在一瞬间。”“造成这种褒贬两极局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报价机构的公信力不足。”某匿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这些机构做的报价往往下游采购方并不认可,贸易商也越来越不满意,形成恶性循环。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获得线索,国内某上市公司和一些下游主要是建筑业企业形成核价机制,采取一定的利益操作,在东北市场造成巨大负面影响。
    记者辗转联系到东北市场的某江姓贸易商,江某向记者证实:“在前一段时间,该公司的报价往往高出市场100多元,现在市场波动剧烈,该公司的报价体系已经很少被参考。”
赢利模式待创新
    这是一个硬邦邦的事实,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了解到,由于赢利模式的单一和管理制度的缺位,许多报价机构面对资金的诱惑,都选择了为“五斗米折腰”。“目前这些网站赢利模式主要依靠行业资讯、数据、报告,而且多采取会员制。”胡艳平说。“接受和寻找企业赞助资金,已经成为很大一部分报价机构当前谋生存的主要手段,而弊病就是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搞得报价忽高忽低。”河北地区一贸易商气愤地告诉记者。“尤其是一些区域性的报价机构,往往扮演又做球员又做裁判的双重角色,直接与当地大的贸易商关联,这种价格指数更加不透明。”上述贸易商说。
    尽管胡艳平并不太认同现象普遍存在,但她仍然提醒:“行业网站是为各界提供客观市场状况,同时给客户提供行业指导的。现在价格很透明,网站这样做会导致品牌下降,最终损害的还是企业自己。”
    因此,如何锻塑自我公信力,成为这些报价机构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这些报价机构需要完善现有的赢利模式,最根本一点就是摆脱当前单纯依靠信息来收费。”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报价体系本身不应该成为赢利的工具,而是成为打造机构影响力的工具。由此而衍生出新的产品与报价体系相互结合,形成新的模式。“公信力首先需要有完善的、透明的定价机制,其次公信力是用出来的。”既是局中人又是局外人的盛志诚说。(现代物流报记者 李协商)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