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科技创新“给力”现代物流

2011年08月22日11:49   来源:西本资讯
摘要:8月18日,“第四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暨2011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合肥成功召开。

        69个项目获中物联科技进步奖     企业主导项目占比明显提高 
    
现代物流报记者 王京

8月18日,“第四届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暨2011年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合肥成功召开。

现场揭晓本届科技奖获奖项目共69项,其中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0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34项。相较往届不仅有量的提高,更是有质的突破。据统计,自物流科技奖设立以来,一共评出267个物流科技进步与发明奖,为切实推动我国物流科技创新发挥了极大作用。

同往届相比较,“本届获奖项目综合水平有很大提高”。主要负责科技奖评选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信息部副主任江志强,在会议期间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这已是第九届评选科技奖,随着申报数量越来越多,获奖项目真正含金量也在提高。可以说,“现在的物流智能技术研究有了一定深度,已从单纯的企业信息系统、物流装备技术等上升为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及标准化范畴。”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本届评选结果的最大亮点在于:获奖项目中企业主导的占比明显有所提高。江志强告诉本报记者,“近年来,企业主动申报该奖的积极性较高,包括企业与研究学院、机构联合研发项目,企业在中的主导地位已越来越明显。”

据记者初步统计,本届获奖所有项目中,一等奖内有一半是企业研发项目,有一个为企业联合研究机构共同研发申报;25项二等奖中有18项为企业自主研发;纯企业研究项目在三等奖项中则更是占到了70%以上。

现在许多项目开始遵循标准化、可视化目标,积极探索信息化的物联网领域。江志强介绍,譬如在钢铁物流供应链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是荣获一等奖的“西本新干线电子交易平台系统”。它不仅打通了上下游供应链上各环节,“系统通过多项创新科技应用还实现了资金支付、诚信评估、互动体验等关联系统的标准对接”。

其实,本届获奖项目中类似这样的创新标兵还有许多。一定程度上来看,为今后大力提升物流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石。

近期,国务院提出的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国八条”中明确提到,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快先进物流装备研发,制定和推广物流标准,适时推动的物联网的应用。推进物流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

“这都无不凸显了物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进在致辞中表示,深入推进物流科技创新,不仅要注重物流科技领域的基础技术研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物流行业优秀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努力实现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把握物流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在他看来,“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动力源泉。会议现场,与蔡进有着相同看法的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海林表示,随着我国网络基础条件在不断改变,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接受,物流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74.7万亿元,同比增长13.7%。蔡进预计,2011年社会物流总额将增长14%左右,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

本届会议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承办。商务部、中物联、合肥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及部分行业物流协会、物流企业代表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免责声明:西本资讯网站刊登本图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图文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法律提示:本内容系www.steelx2.com编辑、整理,转载需经授权,若需授权必须与西本资讯与作者本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书面认可,并注明来源。如果私自转载,西本资讯保留一切追诉的权力,直至追究私自转载者的法律责任。

全国主要城市行情地图